家居行业从无到有 市场容量已破万亿——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房产新闻
    家居行业从无到有 市场容量已破万亿
2009年09月28日 08:38 来源:新京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装点居室的方式也不断地在发生变化。从添置家具要向“公家”申请,到家具凭票购买、一票难求,到家具走向市场、买家具连夜排队,再到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红红火火的“展销会”时代,一直到如今家居行业的长足发展……每一个时代,家居市场都是生活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如果把家居生活方式放入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宏大背景中,更能让人深刻感受到家居行业的发展和变革。

  家居行业从无到有

  无论贫困,还是富裕,每个人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对家的“装扮”。从老辈手中传下的一个樟木箱、几张太师椅,到自己开始动手做板凳、刷油漆;从街边找个“游击队”做几个柜子、箱子到请装饰公司代购主材和家居产品;从不加修饰到流行墙裙、地板革再到各种装修风格大荟萃;从不懂家装到看重装修档次再到注重环保健康……新中国成立60年,京城百姓的家居装修随着居住环境的改变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家庭生活的变化从一个侧面见证了中国60年来的经济发展,见证了普通百姓的生活变迁,也见证了家居行业从无到有的发展。

  红星美凯龙京沪及西南区副总经理吴幼宁就表示,新中国发展的60年,不仅是经济迅速发展的60年,家居行业更是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某些方面能明显感受到家居事业的发展。她说:“从纯粹的传统到融会中西,从品牌单一到百花齐放,从简陋的市场到富丽堂皇的SHOPPING MALL,60年对于家居行业来说是值得骄傲的。”的确,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时候,根本谈不上家具、装修,普通人的生活都是以满足居住和使用为主,家居根本都谈不上行业。设计师陈荣也表示,从前根本就没有设计师这个职业,普通人的家里都是能住就已经是幸福,根本不知道设计为何物。

  家居市场容量已破万亿

  “80后”的人如今回忆起儿时的生活时,对往墙上贴明星海报或许还有些印象,这也许就是原始朴素的装饰情怀吧,给墙壁来一点简单的装饰,成为那个年代时髦的事情。上世纪80年代也正是家居行业起步的阶段,行业老专家丁卫东表示,那个时代的企业许多都是国家的、集体的,人们逐渐开始摆脱了上门做家具的阶段,在南方沿海地区开始有些从事家具、建材等品类的企业,这也是和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的。而如今,随处可见的家居建材城,不论是在祖国的哪个角落,从一线城市到乡镇村庄,展现了家居行业的蓬勃发展。

  有数据显示,2008年全国房地产市场直接带动的家居市场容量经测算达到11800亿元,近三年家居市场容量的复合增长率为18%,比商品住宅销售面积的增速更快且趋势更平稳。如果考虑到存量住宅带来的二次装修、家具等家居用品的销售,市场容量将进一步提高,家居产业的发展前景相当可观。

  时间片段

  50年代 自己钉个单人床

  讲述人:王大妈,75岁

  我结婚那前儿是1953年,我19岁,那时新中国成立才不久,生活水平也不高。那个时候根本没什么家具,结婚时,有两张单人床拼在一起就算成家了。那个年代成亲都很简单,我老伴家当时离我娘家不远,是一个只有20平方米左右的小平房,还跟公公婆婆和当时未出嫁的小姑住在一起。后来我们俩到乡下亲戚那弄来了点木头,钉成一张单人床,与老伴的单人床一拼,就算结婚了。那时候的老房子都是泥地,很简陋的,家里除了床,一张八仙桌,一个樟木箱,几乎没有其他东西。主要还是地方小,所以以满足生活需要、实用为主。

  60年代 淘些旧家具

  讲述人:黄有国,48岁

  我少年时代是在大杂院里度过的,我读中学之前是跟弟弟一起睡的,后来便在里屋角落用硬板搭了张刚好可容下一个人的床,每天都得踩着写字台爬到床上睡觉。当时听父亲与母亲说,结婚时从旧家具店买来的五斗橱和妈妈陪嫁的樟木箱,算是家里所有的家当了。

  在那个时候只要住得下就已经很满足了,根本没有装修的概念。那个时候,厨房都是在房子的外面搭个小棚子就行了,整个院子里也没有一个卫生间,条件很艰苦。

  70年代 要有“36条腿”

  讲述人:郑大力,54岁

  我是70年代末结婚的,房子是父亲单位里分的。50多平米的房子,水泥地、白墙,有了独立的卫生间,这在当时算条件很好的了,基本和现在交的毛坯房差不多,全家人把家具一打包就搬进去住了。虽说没有装修,但当时的年轻人结婚开始注重家具和电器,当时新人追求的是“三转一响”,即缝纫机、自行车、手表、收音机等。还要“36条腿”,就是指床、大橱、五斗橱、床头柜、桌子各一件,椅子四把,家里的家具腿加起来要达到36这个数字,条件好点的还要48条“腿”。

  那时,我国还处于计划经济时代,一切都凭票供应,买家具也不是随便就能买到的,家里想置办点家具得先凭结婚证去街道领家具票,即使凭票买家具也是限量的。

  80年代 简单刷点颜色

  讲述人:何玉兰,46岁

  上世纪80年代我们一家三代人住在一个45平方米的楼房里,那时大部分人家住房面积都很小,所以折叠式金属家具得到了青睐。我记得从那个时候开始,不少人家已经开始用石灰水或石膏粉将房顶、墙面刷成白色,再用油漆将墙面下部和地面刷成别的颜色,一般是绿色、红色。

  到80年代末期,一部分人开始对装修有些意识了,石灰水升级成了涂料,它比白灰粉墙要光亮一些。塑料地板、亚克力地砖、大理石都有了,带花纹的石膏板也有了,包窗台,包木门已成为重点的几个装修项目,铝合金门窗和原色实木饰也成为最时髦的装饰,经济条件好一些的家庭还要装木墙裙。

  90年代 装修“模仿秀”

  讲述人:李进,39岁

  在90年代,应该说家庭装修开始走入千家万户,家装行业也有了雏形。尽管80年代末出现的“装修游击队”的专业性和装修质量现在看来让人质疑,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在特定的时期为美化家居环境立下了汗马功劳。那个时候,一些热闹的街边经常有举着“装修””牌子的农民工,我从中选了一批安徽人就开工了。没有自己的想法,看别人家怎么装,自己就怎么装。当时装修工人给我家做了一些罗马柱,客厅的欧式吊顶上配了一盏大大的装饰灯。但在90年代中后期,一些正规的家装公司逐渐多了起来。

  21世纪 材质、风格、网购……

  讲述人:赵毅,80后

  我前不久装了自己的婚房,请了专业的装修公司设计,瓷砖、洁具、地板、橱柜、居室门等都纳入了家装公司的流程,确保整体风格统一。我喜欢装修简单一些,装饰多一点。我在选择家具时,特地挑选了现代感的布艺沙发,上面再配一堆各种颜色的抱枕,椅子是传统的藤条椅,给人别具一格的休闲感觉。我觉得如今的家装更多地强调的是个性,极简风格、田园风格、地中海风格……谁都不愿自己的装修风格和别人雷同。我还参与过团购会,网购过建材、软装饰。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