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论道房价走势:地越推越多房价却越来越高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房产新闻
    业内论道房价走势:地越推越多房价却越来越高
2009年10月29日 09:17 来源:扬子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10月20日,南京推出10幅土地、总出让面积高达109.77万平方米,体量创下2007年以来推地之最。这场大规模推地吸引了44家开发企业争夺,一天时间创造了三个“地王”。土地拍卖槌声刚落,土地出让较为集中的江北板块房价应声而涨。土地供应不足导致房价上涨,何以大面积推地房价依然高企?地价与房价为何陷入循环怪圈?本期《头脑风暴》邀请南京大学经济学系副主任葛扬教授和南京德文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晗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土地资产性滋生“怪圈”

  葛扬 南京大学经济学系副主任

  房价不断上涨,如果源于供应不足,就以加大土地供应的方式缓解供求紧张,是当前抑制房价涨得太快的解决办法之一。但如今地块不停出让,地价却又继续上升,房价随之上涨,与多推土地平抑房价的逻辑理论背道而驰,土地与房价之间形成悖论,原因何在?

  目前的房价本身与当前所出让的土地价格是没有关系的,目前的房价是该房源地块拍卖时价值在价格上的反映,只与该地块有关,但现在是当下拍卖的地块导致在售的房源价格上涨,使得当前的房价与当前出让地块的价格表面上关系紧密。这其中被忽视的就是土地的资产性,其价格会发生变动,且呈上升趋势。比如一个已建成的项目周边没有土地供应,土地的资产性价值便无法实现,如果项目周边有地块,其价格将上升,资产性价值也会得以体现。而现在的土地制度对这一特性考虑不完善,导致了当前地价推动房价上涨。

  同时,多推土地平抑房价存在一个周期,现在推土地的效应只能在建设周期后才可能显现,并不能缓解当下的供求矛盾。而只要商品房项目周围有地块,该项目价格就可能有上升,导致悖论不断重复。

  当前的土地收益为政府和开发商所得,购买成本则为业主承担。这一怪圈的解决需要系统性的制度安排,在利益分成上要注重国家和业主利益,使开发商在提价上缺乏动力。

  经济增长决定房价上行

  陈晗 南京德文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

  近一段时期内政府推地速度明显加快,且总体的量较前一阶段也是有所增加,这应该与目前火爆的市场及未来的战略考虑等有关。但是怪圈出现了:地越推越多,房价却越来越高,这其中值得我们深思。

  从宏观面看,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促进了市场需求的日益扩大,老百姓对未来发展的信心十足,也使供不应求的情况在很多区域都存在,即使现在推地越来越多,也有个上市时间滞后性的问题。对房价而言,经济的健康稳定增长也决定了房价在长期来说仍是一个上行过程,只不过是升得快慢的问题。

  再来说说地价。土地价格的上升也是房价上涨的重要因素,暂不讨论房价地价谁占据主导权这样“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但是土地价格毫无疑问是房价的重要补充部分,现在很多区域“地王”频出也为后市房价的增长埋下了伏笔。

  当然我们也要考虑到影响房价的其他因素。房价成本构成中建设成本、财务成本等近几年都不断增加,而近期人们出于对通货膨胀的预期而买房保值等现象也都存在,这些都会影响到房价的走势。

  目前房价的高涨对普通购房者而言负担已经很大,市场调节下政府的调控此时尤为重要。相对高端市场,符合购买条件的客户群不断扩大,土地供应却非常稀缺,未来的价值体现会不断升高。

  其他 观点

  大举推地不能平抑房价

  房地产独立评论人 牛刀

  加大住宅用地的推广速度和规模,是头痛医脚的事。中国本轮房价上涨是处在经济衰退时期,主要矛盾是货币供应量过大,中央政府的许多产业政策被投机资金冲得稀里哗啦的时候,用解决供求关系的办法来平抑高房价,显然不是一个得力的措施。

  推地平抑房价

  不如严查闲置地

  网友 孟嗣贵

  规范房地产市场,最主要的还是要加强对违规行为的处罚。比如我们已有的两年不动工,土地要强制收回的政策。对于开发了一部分算不算开始,故意把设计弄得很复杂而报审批拖延时间,等等这些情况,如何确定怎样算土地没开发,加强细则的出台,让政策真正地执行下去,这才是平抑房价的好办法。

  平抑房价

  需要系列配套措施

  《北京晚报》评论

  不管土地多么便宜,供应多么充足,开发商总是希望通过卖高价房获得最大利润,决不会主动采取薄利多销的营销策略。他们宁可土地握在自己手中,等待土地升值,也不情愿大量盖房看到房价下跌。政府若想通过大举推地平抑房价,还需要有一系列配套措施。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