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危机时代:迪拜危机警示不可过度依赖房地产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房产新闻
    后危机时代:迪拜危机警示不可过度依赖房地产
2009年12月14日 10:04 来源:广州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迪拜债务危机再次说明,金融危机后的复苏之路曲折。这和我们对后危机时代经济形势的认识是一致的:在有毒资产没有消除、刺激政策完全退出之前,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不会一马平川。

  迪拜是在经济转型中遇到债务危机,这对于同样处于经济互转型中的中国有一定的警示作用。首先,天量的信贷发放,需要控制风险。其次,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要警惕房地产泡沫可能引发的危机。

  11月26日,阿联酋迪拜政府宣布重组旗下的主权投资公司迪拜世界。迪拜政府称,由政府控股的迪拜世界请求将其数额高达590亿美元的债务至少推迟6个月偿还,迪拜世界旗下棕榈岛集团的35亿美元到期债务也将延后偿还。至此,迪拜世界引发的债务危机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金融海啸尚未结束的全球经济中产生了一系列连锁反应。

  近年来,迪拜给世界的印象是炫目的摩天大楼和飞速发展的经济。目前,迪拜正在建造一栋世界最高的建筑——迪拜塔,及其旁边其他商业设施,此庞大计划一旦完成,将在迪拜河畔地区矗立约500 栋摩天大楼。同时,迪拜滨水城区也在建设中,面积有华盛顿特区的两倍半大小,约为曼哈顿岛的七倍。

  过去四年多以来,迪拜以建设中东地区物流、休闲和金融枢纽为目标,推进了3000亿美元规模的建设项目,在此过程中,政府与国有企业的债务像滚雪球一样不断增加。目前,迪拜政府总债务高达800亿美元,其中包括迪拜世界590亿美元,棕榈岛集团35亿美元和其他175亿美元。迪拜债务危机的根源在于过度负债的情况下,房地产价格下跌引起的资金链断裂。这次危机其实是美国次贷危机的延续。迪拜债务危机早在2008年已埋下祸根,只是当时迪拜的债务还没有到期,加上国际避险资金源源不断流入,使得危机拖后。随着迪拜债务的到期和各国经济的复苏引起的避险资金流入减少,最终导致了资金链的断裂,危机爆发。这次危机中,迪拜的信用评级遭到下调,其信用等级已经低于冰岛。

  迪拜债务危机的影响

  从短期来看,迪拜债务危机对全球经济、金融的冲击不容忽视,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第一,迪拜债务危机使全球投资者的信心受挫,全球股市整体大幅下跌。由于有众多欧美国家金融机构持有迪拜世界的债务,市场担心迪拜世界无力偿还债务,致使金融机构不良贷款增加,所以对金融业股票的恐慌情绪激增,导致全球各大股市银行业板块均跌幅明显,从而引领股市整体的下跌。11月26日,全球股市大幅下跌,国际银行巨头遭到市场恐慌性抛售。

  第二,迪拜事件凸显出新兴市场的债务风险仍然暗流汹涌,危机四伏。在11月26日当天,新兴市场主权债券的违约互换价格上涨 18至108个基点;波斯湾国家巴林的主权债券的违约互换上涨22.5至 217个基点。另外,越南、印尼和俄罗斯等国家的主权债券违约互换也纷纷上涨。有鉴于通胀急速增温,贸易赤字恶化,越南政府宣布升息,并且让越南盾贬值。巴西、南非、土耳其和匈牙利等新兴市场货币也纷纷贬值。如果迪拜事件不能得到圆满的解决,新兴市场的债务再融资成本可能会显著提高,从而加大其他新兴市场的债务风险。

  第三,避险资金从新兴市场国家流向发达国家乃至中国市场。迪拜危机使全球投资者对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的避险情绪抬头,从而有从新兴市场撤离资金的迹象,转而寻找美元或者美国国债这种避险性较强的避风港。资金的回流和投资者的避险心理导致美元低位反弹并暂时走强。另外,迪拜的债务危机也是检验新兴市场资产泡沫的一次试探。在这一轮调整后,投资者将可能更注重基本面因素,更加看重主权国家的还债能力。新兴市场中经济增长相对较高、外汇储备充足、债务压力不大且资产价格合理的国家,如中国等,将会受到投资者的青睐。

  迪拜债务危机再次说明,金融危机后的复苏之路曲折。这和我们对后危机时代经济形势的认识是一致的:在有毒资产没有消除、刺激政策完全退出之前,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不会一马平川。

  不过,从长期来看,迪拜的违约风险进一步在全球范围内蔓延的可能性不高,难以逆转当前全球经济复苏的总体趋势。因为迪拜世界只是一个债务融资机构,而不像雷曼一样作为银行部门牵涉的其他对手风险较大。同时,迪拜世界破产的可能性不太大。迪拜世界最大的债权人是阿布扎比银行和阿联酋 NBD PJSC,只要阿布扎比政府出手,迪拜的债务危机应可应付。目前,迪拜政府的总资产约有3000多亿美元,而总债务只有 800亿美元。迪拜政府已宣布重组“迪拜世界”公司的债务,尽管未有明确的解决债务方案出台,但投资者普遍认为,政府这一举动暗示将对债务事件负责,市场恐慌情绪得以平息。与“雷曼危机”不同的是,当今全球流动性相对宽松,低利率仍将维持,因此,债务偿还的压力相对较小。

  迪拜债务危机无论对中国的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的影响都相当有限。我国内地的银行基本上与迪拜世界没有直接贷款授信业务关系,也没有购买迪拜世界的任何债券。内地多家银行包括工行、中行和交行等,均已纷纷发表声明并未持有任何迪拜世界发行的债券。在美国次贷危机中,我国实体经济受到的影响主要是由于国外特别是欧美经济衰退导致的中国出口大量减少,而中国对中东地区的出口是远少于对欧美的出口的。还有,目前中国经济的复苏主要是由内需拉动的。

  迪拜债务危机的启示

  迪拜是在经济转型中遇到债务危机,这对于同样处于经济互转型中的中国有一定的警示作用。

  首先,天量的信贷发放,需要控制风险。美洲开发银行的经济学家通过对拉美历史上多次银行危机的研究发现,每一次的银行危机都是由无限制的信贷扩张引起的。这次的迪拜债务危机本质也是过度的信贷扩张而形成的经济泡沫的破灭。2008年第四季度以来,我国银行信贷为了配合“四万亿投资计划”,大量增加了信贷的投放量。截至2009年10月份,2009年新增贷款8.92万亿元,同比多增5.26万亿元。在这一轮的经济刺激计划中,地方政府为了配合国家的“四万亿投资计划”,在地方财政吃紧的情况下,用地方政府的财政或信用做担保,从银行取得大量贷款,这就加大了银行贷款损失的潜在风险。大型国企和基础项目建设是这些天量信贷资金的使用者,当出现经济增速放缓、企业效益下降或遇到外部冲击时,天量信贷资金就可能变为呆账,如果这时银行没有充足的资本金,将会加大银行风险,甚至引发银行危机。目前,中国银监会已经对天量信贷所存在的风险采取控制措施,比如提高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

  其次,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要警惕房地产泡沫可能引发的危机。迪拜从石油生产到现代服务贸易的转型还在进行中,经济转型还未完成,但是经济转型中过度依赖房地产行业的发展,通过房地产的财富效应推动经济的增长的模式是有风险的。一旦由于外部冲击导致资金链条断裂,就会出现危机。中国的上一轮经济增长期是2003年到2007年,在这四年中,中国经济增长是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的,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小。中国原本可以利用经济周期的转换机会来协调经济增长的动力,但是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中国为了维持GDP的增长,不得不继续加大投资的力度,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仍然很小。正由于此,中国也越来越多地依赖房地产市场的繁荣、泡沫来维持经济的增长。目前,中国房地产市场价格持续上扬,“地王”频频出现,热钱大量流入,情况与迪拜有类似之处。因此,中国应吸取迪拜的教训,防止迪拜债务危机在我国重演。

  最后,经济刺激政策的退出时机需要认真考量。从这次迪拜债务危机可以看出,虽然全球经济在缓慢复苏,但是经济基础仍不牢固,依靠出口来实现经济的复苏还存在很大的风险。在这样的情况下,政府还不敢贸然减少投资,退出经济刺激计划。2003年至2004年时,中国也遇到过退出经济刺激计划的时机选择问题,当时受到“非典”疫情和外汇占款的影响,导致信贷投放过多、产能过剩和通货膨胀。因此,要审慎选择经济刺激政策的退出时机,这要根据欧美等国的经济复苏情况和中国的经济发展状况来确定。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