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楼事件"造就"典型案例 商品房预售制再遭质疑——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房产新闻
    倒楼事件"造就"典型案例 商品房预售制再遭质疑
2009年07月17日 09:35 来源:北京晨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核心提示

  7月11日,上海倒塌楼盘公布理赔方案:业主可在退钱和换房中任选其一。然而,换房显然并不是什么好办法,因为没有人知道同一楼盘的其他楼房是否足够安全;退钱同样也会有损失,因为随着房价的上涨,业主们无法以同样的价格买到同等档次的房。

  “没有哪一种商品可以在还未生产的状态下拿出来销售,只有房子是个例外。”上海楼房倒塌事件震动了整个房地产业,也再次引发了社会各界人士对房屋预售制度的强烈质疑。

  在建楼房倒塌,“准业主”遭遇意外损失

  6月27日凌晨,上海闵行区莲花河畔景苑在建7号楼13层整体轰然倒塌,造成1名工人死亡,这座倒塌楼房所在小区住宅建筑面积达6.6万平方米,总套数629套,已面向市民出售489套。

  “我们花了平生的积蓄,在小区只有黄土不见楼房的时候,就投入了资金,却等来了倒塌的房子。”莲花河畔景苑业主们面对做梦都想不到的事实,满腹焦虑。更让这些业主们无法接受的是,面对这样的房子,他们却被告知:“还贷依然继续,因为房子作为购房者给银行的抵押品,虽然受了损害,但是并不导致债务人和债权人关系的终结,购房者只能通过向开发商追索的方式获得相应损失。”

  有专家认为,预售制度是导致中国房价反常上涨和房屋质量低劣的根本原因之一。“预售制度等于为开发商提供了低廉的融资功能,解决了他们的资金之困,但这也把绝大部分甚至全部风险转嫁到了购房者身上,使他们屡屡遭到开发商的盘剥。”因为开发商已经通过预售收回了投资,获取了利润,他们就失去了提高房屋质量的动力,而在提前收回投资后,他们就有足够的实力和耐心囤积居奇,推高房价,获取暴利。

  “我国在确立商品房预售制度的时候,不仅未建立起针对商品房预售模式的监管制度,甚至对预售制度的惩戒规定也由行政部门而非司法部门来执法,致使开发商违法成本大大降低。同时,预售制度降低了房地产行业的入门门槛,造成行业鱼龙混杂,一些开发商资质甚低。”有专家这样认为。

  京城预售制几近100%

  中国内地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引入预售制,其目的是要在开发商与购房者之间提供融资功能,吸引民众的多样化参与,降低房地产开发资金的进入门槛,从而扩充和完善房地产市场的容量和层次。另外,从购房者的角度来说,则是希望借此锁定价格,以消除对不确定购房价格前景的担忧。1994年,我国出台《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建立了预售许可制度,但只对预售条件、监管等作出了原则性规定。这些年来,主要是由各地方政府制订相关的法规对此制度进行调整和完善。

  然而,随着近些年来楼市价格的不断攀升,供求关系的不断变化,预售制的诟病逐一暴露,预售制是否应该作为特定时期的产物退出历史舞台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有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各主要城市商品房预售比例普遍在80%以上,部分城市达到90%以上。而据记者对北京现售楼盘的调查,北京的开发商几近100%采用预售制。

  “我看房很多年了,开发商很少卖现房,只有在2008年房地产市场萎靡后,才因为购房者减少而积攒下一些尾现房。”一位在买房和不买房之间徘徊了4年之久的消费者颇有感慨地告诉记者,“如今买房只能凭着感觉走,在一片面朝黄土的地方期许你未来的家,如果你想看到未来居住的样子,那么你就只能去选二手房了。”

【编辑:位宇祥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