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顺房价需更高层次努力——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房产新闻
    理顺房价需更高层次努力
2009年09月30日 07:43 来源:新京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对于时下“地王”频现、房价飙涨的现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齐骥近日公开表示,不支持高房价,也不支持企业高价拿地,希望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对土地市场监管。

  一直以来,主管部门希望房价平稳的表态一以贯之,但房地产市场的现实运作却我行我素。当前,房地产市场表现出两大矛盾迹象,一是楼市销售趋冷而土地拍卖却依旧火爆;二是虽然政府部门多次表态,希望某些央企克制投资冲动,但某些央企仍然争相扮演着土地竞拍中的“急先锋”。

  其实,产生这些矛盾的根本原因在于,土地资源稀缺性为囤积行为带来了丰厚盈利。就楼市销售现状看,7月份二套房贷收紧政策的实行让楼市销售趋势明显放缓。9月第二周,全国32个大中城市中13个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环比下跌,其中环比跌幅超过10%的达8个。但是,下游销售热度的降温并未能传导到土地市场,近期“地王”单价纪录仍然被频频刷新。

  长期以来,是否拥有土地储备,以及储备规模的大小是衡量开发商实力和后续发展能力的核心要素。实践证明,开发商一旦将土地收入囊中,就拥有了商品房建造的主动权,而且并不需要为土地囤积支付任何成本。因此,开发商们可以有足够的耐心等待楼市销售的再度回暖,当前楼市销售的缓滞并不会动摇他们拿地的决心。

  在这样的格局下,每一次地块竞拍都吸引了大批企业纷至沓来,以至于一些手握重金的央企也竞相大肆入场夺金,盈利的冲动让他们将主管部门的劝诫抛到了脑后。近日,北京某地块的竞拍也吸引了众多开发商注意,购买标书的开发商达到数十家,而最后参与竞拍的7家企业中有5家为国企背景。在土地需求的日益膨胀下,房地产市场“面粉贵过面包”现象频频发生,并演绎成为楼市乱象的源头。

  可见,只有提高囤地成本,才会遏制开发商竞相购地的热情。但遗憾的是,此前诸多针对囤地的惩戒举措大多是高高举起、但轻轻放下,政策威慑力难以发挥。究其根源,地方政府的利益诉求成为之前闲置土地监管政策落空的最主要原因。在新的财税体制下,地方政府财政吃紧,“卖地生财”成为其弥补账面亏空的主要预算外收入。

  需要提及的是,资金大举流向地产的必然结果是,制造业等其他产业将会面临“抽血”之痛,经济发展的健康由此受到侵蚀。而且,一旦开发商高价拿地,就不可能将其用于建造中低价位的商品房。这意味着,购房者将要为买房支付更高的代价,未来社会消费的潜力将要大打折扣,以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政策导向极有可能面临“隔靴搔痒”的尴尬。正因此,如今的“土地投资热”亟待遏制。

  切实控制土地投资热,光有表态还不够,尚需针对其“七寸”进行相应的体制革新。诸如,改革财税体制,减少地方政府财政对土地的依赖,进而要求其积极配合打击囤地政策的执行;严格要求央企对主业的资产配置比例,限制其投资土地的资金规模;继续加大对保障性住房的财政投入力度,引导民众理性购房。这当然不是某个部委就能解决的问题,还需要更多的协调与努力,才能切实解决这一民生大事。□马红漫(上海 财经媒体人)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