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二套房贷收紧不该是“一时之计”——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房产新闻
    评论:二套房贷收紧不该是“一时之计”
2009年11月04日 10:36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二套房贷收紧再度引发热议。据上海房产中介接到某国有银行口头通知,从11月1日起,第二套房贷利率将严格按照基准利率上调10%来执行,不论是否优质客户,全部一视同仁。与此同时,广州、南京等城市也传出二套房贷收紧的消息。

  今年以来,有关二套房贷收紧的报道接连不断,甚至影响到股市上的地产股波动。7月初有报道称,杭州各商业银行要求二套购房须支付四成首付,利率是基准利率的1.1倍。当时就有议论称,二套房贷申请门槛抬高,多个城市即将跟进。可到了年底,二套房贷收紧仍是受关注的新闻,说明部分银行执行监管政策含有“水份”。

  实际上,监管部门的态度一直很明确,多次重申必须严格执行二套房贷政策。例如,上海银监局近期下发《关于进一步维护上海银行业良好竞争秩序的通知》,强调各银行要认真贯彻执行住房按揭贷款首付比例及利率等方面规定,特别要严格执行二套房贷相关监管要求,避免住房按揭贷款业务的过度竞争。换句话说,二套房贷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40%,贷款利率不得低于央行公布的同期同档次基准利率的1.1倍。

  持二套房贷政策不放松观点的人士认为,商业银行突破政策监管规范,势必放任高风险的炒房者进入房地产市场。从最新公布的数据来看,投资性购房确实呈现抬头迹象。上海银监局统计显示,1至6月,“两外人士”(外地居民和境外人士购房贷款)房贷增量占上海全部住房贷款增量的比重为29%,1至9月则升至36%,其中,7月和8月这一比例均达42%,特别是境外人士住房贷款增量占比,在7至9月分别达到3%、6%、8%。

  非本地居民购房,在上海本不算稀奇。可从以往的经验来看,楼市火爆时,“两外人士”占比往往会提高。虽然缺乏公开数据来证明“两外人士”是二套房贷的“主力军”,但“两外人士”房贷占比的提高,显示出上海楼市已有过热之嫌。同时,今年三季度个人房贷飙升,也反映出楼市过热的程度。三季度末,上海中外资银行个人房贷余额为3827.7亿元,比年初增加715.2亿元。其中,三季度以454.6亿元的个人房贷增量,创出单季最高纪录。而在2007年之所以出台对二套房贷的限制政策,主要针对部分地区房价上涨较快、住房供应结构性矛盾突出等问题。

  从银行的角度来说,把个人房贷看作优质资产,因而想尽办法打擦边球。近期的收紧,同样事出有因。今年以来贷款猛增,各银行普遍完成了放贷指标,有的存贷比逼近75%的监管红线,惜贷也就难免发生。往年临近年末的两个月,也发生过个人房贷贷款难的现象。在贷款资源紧俏的情况下,二套房贷收紧首当其冲。

  可问题在于,二套房贷收紧会不会只是银行的临时性措施,等到新年过后又能重新申请到七折利率优惠的二套房贷?若明年房地产交易的相关税收优惠取消,房地产成交下降导致房贷增速滞缓,银行又用二套房贷来“拯救”个贷业务量?从此前银行对监管政策的忽悠态度来看,不是没有这种可能。那样的话,部分银行或许会达到提高自身效益的目的,但肯定背离二套房贷政策的初衷。

  既然实施二套房贷政策,岂能一边监管部门强调严格执行,另一边商业银行肆意突破规范。二套房贷能够刺激楼市交投,但若其成为房价高涨的“助推剂”,到头来,银行还得为楼市泡沫付出代价。从楼市健康发展的角度来说,二套房贷收紧不该只是一时之计,银行应更多看到房价进一步上涨的风险。(张炜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