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白领燕郊置业历程:房价降了 买亏了——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房产新闻
    北京小白领燕郊置业历程:房价降了 买亏了
2009年02月13日 10:05 来源:新京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燕郊,这个与北京一河之隔的河北小镇,在北京“房价猛于虎”的时候,曾是不少新北京人抢着安家置业的地方;而如今,当狂热退去后,另一部分没抢着房的人正庆幸自己当初没来得及出手。

  退房是很多人的的理想,他们为之奋斗着,然后大部分人最终的选择却只能是收房。

  燕郊的房还在继续卖给北京人,房还是那些房,而价已远低于当初的价,更没了千人抢购的景象。开发商说,还会让燕郊的房在北京人眼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但会更谨慎地考虑下一步该怎么走。

  2月9日,许东带着父母再次来到了燕郊,他们决定要收下在这里买的一套一居室。

  收房是一件大事,但他新婚不久的妻子却未陪他一起来看,其中缘由还得从2007年下半年许东买这套房说起。

  2007年下半年

  劝告难阻买房冲动

  房价飙升,升级换房计划濒临破灭,燕郊是最后的机会,谁也别想阻止我

  从2007年6月起,在北京工作多年的许东开始关注到一个现象,那就是北京的房价开始迅速高涨,此前他已在东四环外买了一套一居室,2006年下半年的价格是9500元/平米,等到2007年,已迅速上涨到了14000元/平米。

  当初购房时,由于资金实力有限,只能买得起一居室,打算过几年再换套大点的房子。但从2007年的楼市形势看,许东觉得换房的希望越来越渺茫。房价猛涨让很多人感到不安:现在不买,可能就永远买不上房了!

  许东和许多人一样,将置业升级计划提前了。

  四环的房子肯定不能考虑,通州的房价已经过了12000元/平米,也超出了他的承受能力。再往东走,许东发现了一个叫燕郊的地方,这里和通州只有一河之隔,而房价却只是通州的一半;和北京城区相比,更是只有三分之一。

  他有点动心了,但妻子(当时还是女朋友)比较不赞成,她觉得这个地方太远了,太不方便了。她当初对许东说,燕郊就是燕郊,虽然只隔一条河,但改变不了它是一个河北小镇的事实,买套通州的便宜房也比这里感觉好。

  持反对意见的还有许东的两位同事,当许东拿着燕郊某楼盘的广告“大唱赞歌”时,两位同事在一旁不断地浇冷水———燕郊到国贸半小时,到国贸就等于单位了吗?直到今天,他的同事陈新说起这件事情来,还耿耿于怀:当初那么多人劝他不买,他就不听,像中魔似的。

  2007年8月之后,因为恐慌买房的人远不止许东一个。那时,房子已经被各种渠道宣传为一种只会涨,不会跌的物品,个人的理性在群体狂热舆论和行为的压力下,简直不堪一击。

  从买第一套房开始,许东心里就有一本账:租来的房子不算好,每月租金也要1300-1400元/平米,而买一套一居室,每月月供不过2300-2400元。供房30年,能给自己剩下一套房,但租房30年后还得继续租,这就太可悲了。

  2007年11月份

  “幸运”地抢到一套尾房

  几分钟一套,来了就成交,让人感觉燕郊卖房子就像是卖白菜。

  瞄上燕郊之后,许东开始频繁光顾这个河北小镇。

  说起当初的情形,许东说那叫一个热闹。每个售楼处都人满为患,街头走的全是北京人,像他这样的小白领居多。他看中了一个高端楼盘,一期已经卖完,他完全排不上号。

  直到2007年11月份,该项目推出二期时,他才挑上一套一期房源中清理出来的尾房,仅有的7万多元家底全部投在这套房上,这是他妻子惟一一次陪他去燕郊看房。

  事隔一年多,他仍然很清楚地记得该项目开盘时的热闹景象———现场有一排长长的帐篷,里面坐满了黑压压的人,由于开发商规定“先到先选”,一大早就有人过来排队,中午12点还有一半的人没有被叫到号;售楼处的沙盘被围得水泄不通,销售员在人缝中挤进挤出,个个喘着粗气。

  开盘当天留给每个选房人的时间不多,很多人拿着户型图一边排队一边琢磨,如果十几分钟内不做决定,等几天每平米就得涨几百元,谁也不敢怠慢。

  而另一个知名的楼盘开盘时更为紧张,上千人不顾寒冷,一大早就过去了,售楼处里头人多得转不过身,沙盘前抢不到位置,业务员就带着客户到外面,对着图纸谈论细节。进入选房区域的楼梯口还设着“卡”,没有经理签字的条谁也别想闯。心急的客户为了“闯关”,几次差点跟工作人员打起来。

  许东当时觉得自己很幸运,在这种情况下还能抢到房。

  在他的带动下,身边的同事有人坐不住了。

  先是女同事相丽出手了,买了同一个楼盘的一套二期房源,价格比许东还贵了二三百,准备将来给公婆住。

  接着男同事陈朋想买套婚房,对比之后,选了另一个相对便宜的项目,当时也花了5000多元/平米。

  还有一个男同事也急了,但最终因为没有凑足首付,只能遗憾退出……

  据粗略估计,许东身边的同事,或同事的朋友在燕郊买房的不下10人。

  2008年8月

  售楼处一个人也没有

  业主论坛中终于有人发帖子说:房价降了,我们买亏了。

  买房能把普通市民变成房地产业内人士。

  一段时间下来,许东的言谈中透着几分业内人士的味道:2008年的网上拐点论,王石、潘石屹、任志强等人的话,奥运效应是怎么回事……

  除了嘴上说的,他还有一个最直接的感受就是,从2008年春节过后,自己第一套房的价格就再也没有涨过,卖得越来越慢。

  为了房子的事,许东半年间共去过4次燕郊。每次去,都会不由自主地到售楼处看看。令他不安的是,看房的人越来越少,奥运前去的那次,售楼处居然一个人没有,原来腿脚飞快的销售员正靠着墙打盹呢。

  买了某个楼盘的房子后,业主论坛就成为这些准业主们经常光顾的地方,这里除了有未来的邻居之外,还有关注度最高的信息。奥运会前,论坛中大家讨论得较多的是奥运后房价可能会有回升势头,交易会活跃,自己房子大跌的可能性不大;偶尔发现有人发帖说这个楼盘价格卖高了,大家都很气愤,纷纷说发帖的人是其他楼盘的销售员,大家都在小心地维护着自己的楼盘,自己的房子。

  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也都虚着呢。

  奥运会期间是一个相对平静的阶段,大家的注意力都被转移了。

  奥运会后,楼市开始向着不太符合许东预期的方向发展,社区论坛的帖子中,不和谐的声音出现了:房价降了,我们买亏了。发帖子的是大家熟悉的“ID”,这一次没有人再回击。

  燕郊真的降价了,只不过许东买的楼盘已销售过半,价格暂时没有出现松动迹象。

  2008年9月

  同质楼盘降了1500元

  新项目开盘,地段更好,价格要低1500元/平米,同比计算首付亏掉了。

  9月份的一天,许东发现了一个广告:是这个楼盘开发商做的另一个项目,风格、品质与自己购买的楼盘基本一样,而且是现房,起价不到4000元/平米;而他买房时均价5500元/平米,他买的一期高层6000元/平米。

  10月初,新项目开盘了,地段更靠近中心城区,许东了解到的价格比自己购买的估计要低1500元/平米,现场人气挺旺,卖得很火。

  他同比算了一下,首付应该亏掉了。许东心里很不是滋味。妻子本来就不同意买,这下难免会絮叨;但热闹的现场又让他心存一丝安慰,人气好说明短期不会大降,将来没准还能涨回来。

  其实,许东不算在家里太受气的,他的同事陈朋比他郁闷多了。

  为了结婚,陈朋当初在燕郊另一个楼盘买了房,价格5000多元/平米,如今该楼盘流行“价格面议”了,陈朋的妻子打听到的小道消息是,有人将价格谈到了4000元/平米以下,尽管当时是她自己主张买房的,但她还是天天抱怨陈朋没有把好关,非闹着他想办法退房。

  想买房给公婆住的女同事相丽也遇到了麻烦:老人改变主意了,坚决不住燕郊。相丽倾向于退房,一直在想办法,可找门道谈何容易?

  没凑够钱的男同事倒成了最幸运和舒坦的一位。

  和其他投资行为一样,“逢低买入逢高卖出”永远是理想。

  在燕郊投资者中,高点被套的状况占主流,许东尚未见过哪个人投资燕郊房产套现赚了大钱的,有一同事的朋友在2008年底套现出局了,据说还赚了点,仔细打听也算不上特别幸运。

  他出手得早,当时买价没超过2000元/平米;2007年楼价达到顶点时,这套房可以卖到5000元/平米以上,但他觉得还能涨不愿意卖;等到2008年,4000元/平米也没人接手了,最终套现价3000多元/平米;赚是赚了点,但没有太多值得高兴的理由。

  2009年1月

  退房无果只能收房

  有一半的人选择了收房,仍有少部分人寄希望于把房子退掉。

  降了怎么办?退吧!这是大多数人最初的想法。

  有人成了牵头者,带领大家退房。

  先是给楼盘找毛病,拒绝收房。有人发现小区窗户玻璃框和承诺的不一样、地板有换材料的嫌疑、小区的树木还没栽起来、园内的亭子成了变电设备……

  在许东的印象中,牵头想办法退房的人换了两拨,有规模的谈判活动有三次。

  一位业主在和开发商协商的过程中,与保安发生了冲突,那个业主好像自己拿东西砸自己的头,然后躺在地上不起来让人赔;一些牵头组织的人在一次集体活动后,逐渐没了声音,大家怀疑他们被开发商收买了。

  许东很清楚,退房不像说的那么简单,而这两件事也让他没了退房的心思。

  1月20日是最后的收房日期,在1100多个买房人中,有500多人和许东一样选择了收房,仍有少部分人寄希望于把房子退掉。

  许东在办理收房手续时碰到一位与他年纪相当的业主,他的一席话很受听。

  燕郊的价格长期来看还是能慢慢涨回来的;老人们更适合离开城市,住在燕郊。而且收了房,家人们也不会再过多地讨论这个事情,可以更专心地工作了。(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编辑:位宇祥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