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心层"住房问题怎么解决?代表:发展租房产业——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房产新闻
    "夹心层"住房问题怎么解决?代表:发展租房产业
2009年03月05日 16:02 来源:新闻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衣食住行,“住”是最受百姓关注的事情之一。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住房也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关心的热点话题之一。廉租房、经适房解决了不少低收入群体的住房困难,但没资格居住廉租房、又买不起经适房的“夹心层”怎么办?如何让社会各阶层都有住房保障,代表、委员建议多层级构建住房保障体系。

  建议发展租房产业

  安徽人潘军(化名)五年前大学毕业后来沪工作,每月收入五六千元。因为结婚,去年他在普陀区买了套房子,价值一百万元,首付款除了用自己的积蓄外,还从父母那里“借”了20多万元,这也是他父母的毕生积蓄。他还向银行贷款了60万元,每月需还款四千多元。自从买了房子,潘军的日子就过得“紧巴巴”的。

  “类似小潘的例子在各地都有。 ”全国人大代表、民盟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沈志刚说,年轻人刚参加工作或刚到一个城市打拼,没办法积累足够资金,在短期内买房不仅要消耗自己甚至全家的积蓄,每个月几千元的还贷压力还会影响很长一段时间的生活需求。如何让进城务工人员实现“安居梦”,是住房保障体系中需迫切考虑的事情。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沈志刚代表建议应发展政府支持、企业操作的租房产业。现在进城务工人员租房子大多靠私人房屋出租,不仅价格高,而且选择余地不大。政府应在政策、资金方面给予足够支持,鼓励企业建造一大批房屋,以较低价格出租给进城务工人员,可以是十几平方米的单身型房屋,也可以是五六十平方米的家庭型房屋。租价可以定在租户月收入的四分之一或三分之一,外来务工人员居住一定时间后,就可以积累资金购买商品房,这对平抑房价也会有积极作用。

  沈志刚说:“上海目前持有居住证的人群有600多万,不少人都没有买房子,这大有市场”。

  发展“租赁型经适房”

  目前在住房市场的刚性需求中,存在一批没有资格享受社会保障房,又买不起商品房,被夹在中间的群体,而中低收入家庭是“夹心层”的主体。随着房价快速上涨,以及经济适用房调整为面向低收入家庭的保障性住房,“夹心层”面临的住房困难问题变得愈加突出。

  为了解决他们的住房问题,全国人大代表褚君浩提出,建立和发展租赁型经济适用住房制度是非常必要的。这部分群体收入增长潜力很大,当他们有能力购买商品房时,就会搬出租赁型经适房,从而可以形成一种流动性的保障机制。

  褚君浩代表表示,租赁型经适房面积以40至60平方米为宜,以低于市场租金向“夹心层”中低收入家庭和特定社会群体出租,政府给予租金补贴。相对于现行的经适房出售方式,租赁方式可以根据供应对象的家庭收入多少和变动情况,灵活调整保障资源分配的对象和租金水平,可根据不同收入家庭灵活确定保障程度,更加公平地配置保障资源。租赁型经适房只能为中低收入家庭提供过渡性的基本住房保障,为满足步入社会时间不长的“夹心层”的住房需求,长远发展趋势是逐步与廉租住房制度对接,解决“夹心层”的住房问题。

  降低房产开发环节税费

  房价怎么降?到底该降多少?昨天,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的首次小组讨论上,来自广东的全国政协委员、恒大地产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家印,将“矛头”直指加注在房产开发环节的120多项税费,这些税赋直接占到房价的30%—40%,“要让普通老百姓买得起房,必须降低或减免部分税费。 ”

  国际公认的较为合理的房价收入比在4至6倍之间,但我国的房价收入比平均为15倍,一些地方过高的房价已把80%以上的普通居民推出商品房市场外。许家印说,房价必须下降到稳定合理的价位,而手段就是严格地控制地价、控制税费、控制利润。

  许家印表示,一些地方政府热衷于“土地财政”,无形中推动地价飞涨。而多达120多项的各种税费,更让房产开发“不堪重负”,仅仅这两项就占到房价的60%—70%。

  “要控制房价,政府必须做到控制地价和税费。 ”许家印说,像按企业毛利润30%至60%清算并实行预缴的土地增值税属人工增值,可直接取消,改为以企业净利润计算的 “地产”,仅此一项可节省企业开发成本17.4%。

  按照他的说法,一旦政府严控地价,保持税费在一定范围,锁定企业利润区间并保持政策的长期性、持续性,房价就会下降。那么老百姓轻松买房也将不再是梦想。

【编辑:位宇祥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