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住建委重拳出击严打拆改 你还敢动承重墙吗——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房产新闻
    北京住建委重拳出击严打拆改 你还敢动承重墙吗
2010年01月22日 09:57 来源:京华时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业主装修时擅改承重墙不是件新鲜事,日前发布的一项新规使这个老问题重新成为了热门话题: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和市公安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住宅装饰装修活动中擅自变动建筑主体和承重结构违法行为监督执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规定装修人经认定为变动建筑主体和承重结构的,住建部门将依法处罚,处罚金额为5万至10万元,如导致房屋成为危房或造成其他重大损失的移交公安机关处理。

  对于变动建筑主体和承重结构的行为,在《通知》发布之前也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予以禁止,但一直屡禁不止,此次高额罚金、刑事拘留等“重拳”出击,会否能够奏效?来看看大家怎么说。

  -市住建委

  重拳出击严打拆改

  虽然历来都有关于禁止拆改承重墙和主体结构的规定,为什么还屡禁不止呢?市住建委房屋安全和设备管理处处长李自强表示,主要原因是公众意识有偏差,认为拆改结构顶多算违规,未从违法的角度认识;其次对建筑物权认识有偏差,“认为房子是我的,想怎么装就怎么装”;另外现有法律法规对拆改结构的相关规定散落在各种法律中,没有串联起来;执行程序不完善,容易出现管理部门互相扯皮的现象。而《通知》集中对拆改建筑主体和承重结构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规定,针对以往执法中的不少疑难问题做出了相应的规定。

  联合公安查处力度加大

  “单靠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来监督管理拆改结构行为,力度远远不够,以往在执法过程中遇到业主不开门的情形难以解决。”李自强表示,在《通知》下发后,对于装修违法情节严重的业主,从违法角度查处,可与公安机关联合执法加大查处力度,可以很好地解决执法难的问题。

  邻居可要求赔偿损失

  《通知》中也破除了以往业主认为“拆墙只是自家事情”的误解,其中明确规定,凡2名以上业主共用毗连结构的房屋,建筑主体和承重结构属全体业主共有,业主在装修中擅自变动建筑主体和承重结构,受侵害的业主或业委会可起诉,要求停止侵害、赔偿损失。

  公示违法行为约束个人

  关于装修人在整改期内不改正的棘手问题,《通知》中也有对策,区县住建部门可将装修人违法行为处理结果在小区公示,让业主监督,同时该房屋主体和承重结构被变动的情况将记载在房屋登记簿上,该房如买卖,房屋登记部门将告知买房人房子被拆改过。

  欢迎举报拓宽线索来源

  现实生活中,业主关起门装修,一般很难发现业主的拆改承重结构行为。李自强表示此次在“通知”中扩宽了案件线索来源,除物业部门巡查外,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可直接向房屋管理单位进行举报,也可拨打各区县建设主管部门的投诉热线。

  -装饰公司

  品牌公司不受影响 执行或有盲区

  多家装饰公司均表示,对于品牌装饰公司来说,这项《通知》并没有太多影响。龙发装饰公司总经理祁福全表示,拆改承重墙原本就是被禁止的行为,“像拆改承重墙这种业务主要是一些小公司和‘游击队’在接活儿。”轻舟装饰公司技术总监孙培都认为,在执行时,对于一些没有物业的老旧小区,新规可能会存在盲区。

  转罚业主效果会好

  “这次《通知》跟以往规定的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将处罚重点从装饰公司转向了业主。像这种拆改的活儿一般都是‘游击队’干的,他们的资质都是挂靠的,而且都是‘打一枪换一炮’,处罚他们实际是很难奏效的。而这次新规主要是罚业主,业主没法跑,而且处罚金额这么高,还有公安部门的参与,效果肯定会比以前好。”——孙培都

  无物业小区难监管

  “正规的小区一般物业管理都比较完善,业主在装修之前,物业公司都要求业主或者装饰公司提供改造设计图纸,并且缴纳几千元甚至几万元的装修押金,装修完毕验收合格之后才会将押金发回,拆改现象就很难发生。但是目前还有一些老小区没有物业管理,只有家委会,有的甚至连家委会都没有,这样的小区就很难监管了。” ——孙培都

  执行到位有效果

  “从《通知》来看,相关部门对于拆改结构问题的重视程度可以说是前所未有,政策都制定得很好,解决了以前执法中的难点问题。如果在检查工作和后期执行的时候比较到位,就能有效发挥作用。某些物业公司在管理、监督上的不到位、专业知识不全面,也是造成拆改结构现象可能脱离管理的原因之一。”——祁福全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