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王背后是央企或国企 地王倒掉谁的利益受损失——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房产新闻
    地王背后是央企或国企 地王倒掉谁的利益受损失
2010年02月03日 15:11 来源:央视《新闻1+1》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主持人(李小萌):

  欢迎来到《新闻1+1》。

  今天有一条新闻引起了公众和媒体广泛的关注,北京顺义一个地王的地被国土部门收回了。在关注这条新闻的时候我发现当地王出现的时候,我们忽略掉了一些细节,比如说这家叫做“北京大龙”的地产公司是以50.5亿元拍下这块地,可是它的账面现金只有几个亿,显然这是一个蛇吞象的游戏。

  那么地王今天的命运在地王刚刚产生的时候,是不是就已经注定了?地王倒掉了谁的利益真正受到了损失?接下来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又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今天我们关注这个话题。

  (播放短片)

  字幕提示:2010年2月1日上海拍卖现场

  解说:

  有人说,2月1日是今年中国房地产市场极具戏剧性的一天。这一天,在上海一家开发商以92亿2500万的总价,34000多元的单价,再次刷新中国的地王纪录。

  同一天,北京市国土资源局却发布公告,取消曾经的地王北京大龙地产去年11月20日对天竺22号地块的竞得资格,并没收他们2亿元的竞买保证金。土地被收回,大龙地产2009年利润的60%也打了水漂,损失真是惨重,媒体形容为“赔了夫人又折兵”。可就在2个多月前,大龙地产却像今天上海的买家一样豪气冲天。

  字幕提示:2009年11月20日

  马先生(大龙房地产开发公司):

  要把顺义作为我们的立足点,要扎根顺义,现在我们的目标是我们的业务量。现在在顺义的业务量要提升到60%,我们在顺义这块我们要持续关注顺义的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变化,利用我们本地企业的优势,不断地把我们的企业做大做强。

  解说:

  回想去年11月20日,勇猛标价的大龙地产实在是让人不寒而栗。据当时媒体报道,包括保利、远洋等国内地产巨头在内的12家房地产企业参与竞拍,竞拍起步价为14.1亿元。当天竺地块价格突破40亿时,拍卖现场气氛已经白热化,当价格上升到48亿时,仅剩大龙地产和百仕达两家相争。189轮竞价后大龙地产报出50.5亿元,随着拍卖锤的落地,大龙地产经过190轮竞价后胜出,创下了北京起拍价、总价、楼面地价的三料地王。大龙地产的竞拍成功,一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很多媒体纷纷以“北京新地王”的大幅标题进行报道,当时的大龙地产或许并没有去想自己究竟能不能笑到最后。

  与两个月之前相比,今天的大龙公司或许会有些沮丧。根据北京市国土资源局发布的公告,土地之所以被收回是因为大龙公司未能如期签订《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及《土地开发建设补偿协议》。事实上,除了2亿元的保证金之外,大龙公司也拿不出那么多的地价款。

  朱红(记者):

  和旁边这些正在兴建的别墅相比,我所在的这块位于北京市顺义区的天竺22号地便显得特别的荒凉。这块即将被收回的土地就是去年以50.5亿元的天价拍卖出的地王,这片土地大约有52.67万平方米的面积,大约是74个足球场的大小。

  解说:

  如今,这块拍出高价的地块已经被政府收回,至于是否会再次拿出来拍卖?何时供应市场?北京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表示目前还不确定。而大龙地产也在昨天发出公告称,公司将积极与有关部门进行沟通,降低公司的损失。

  短短2个月“三料地王”就这样倒掉了,有人说这是一个注定失败的结局,因为实力一般的大龙地产,根本无力当这个地王,可没钱的大龙地产在竞拍现场的底气又究竟从何而来呢?也有人说大龙地产只是赶上了政策调整的寒潮做了另类的榜样,可这又如何解释众多地产商依旧弄潮、地王不断涌现的事实呢?大龙地产和天竺地块的故事,如当时它意外中标一样现在被摘帽,却依然充满了问号。

  主持人:

  地王被收回这足以刺激我们的注意力,但是公众如此关注这件事,真正的原因是什么?今天我们要听一听王锡锌教授的观点。

  王锡锌(特约评论员):

  其实我们刚刚看到,今天很多的媒体都在关注这条新闻,但是实际上来看它本身不应该成为新闻,因为在它背后其实是一个常理。比如说我要买东西,我跟你说好了要买你这个房子,我交了订金,但是迟迟我不跟你成交易。

  主持人:

  对,所以我就不卖你了。

  王锡锌:

  这时候当然你就要取消我的资格,然后订金你要收回去,这是一个常理。那常理成了新闻,也许第一个解读我们就能够感觉到,可能以往很多的游戏没有按照这种常理和规则来玩。因此,这个新闻的背后如果要再做一步解读的话,那也许是我们的地产调控部门在这个时候要动真格的,他们要释放出一个信号,就是以后我们可能要按照游戏规则认真地来玩。

  主持人:

  为什么在这个时候我们的主管部门选择了动真格的?是不是像刚才片子里面说的大龙地产赶得点儿不好?

  王锡锌:

  我觉得可能有这个点的考虑,因为2009年整个我们从金融危机中逐步恢复以来,房地产可以说保持了非常高的增长态势,带来的一个问题,的确有很多人担心可能是不是存在泡沫。因此在这个时候应该说整个大的环境是一个微妙的点;另外一方面,我们特别注意到刚刚结束的北京两会,其实也讨论了如何来抑制高房价的问题,且不说有没有泡沫,“高房价”可能是老百姓现在比较关注的问题。

  因此,这个点也许是政策,我们所做的这个决定需要借这个点来释放一个信号。但在这里我们也担心,如果说仅仅是在一个时机点上释放一个信号,那可能还会担心,它还会不会持续?如果不能持续的话,将来还会有很多人心存侥幸。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