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房交会购房者九成为自住 预计房价涨幅5%——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房产新闻
    沈阳房交会购房者九成为自住 预计房价涨幅5%
2010年03月23日 13:49 来源:辽宁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明天,沈阳春季房交会将拉开大幕。

  在房交会开展前,记者采访50多位持百姓购房卡的购房者,九成以上买房是自住,其中婚房和改善型购房占相当比例。值得一提的是,外地人来沈购房置业已成气候。在记者采访的20多家参展楼盘中,房价从2100-6000多元不等。房交会期间,参展商不仅对持百姓购房卡购房者给予免1平方米房价的优惠,还不同程度地打折优惠。

  今年,沈阳的房价是涨还是降?全年的房地产市场走势如何?

  购房者自住超九成改善型居多

  早在沈阳春季房交会新闻发布后,记者就留意到,互联网上不断有人寻问房交会的相关信息,坊间关注房交会的人就更多。在新闻发布会后20几天,就有上万人办理了百姓购房卡。

  记者随机采访50多位办理百姓购房卡的购房者,96%买房是自住。其中,年轻人结婚用房占3成多。据了解,沈阳每年有6万对青年人结婚,现在婚房标准不断提高。专家预计,今年沈阳自住型购房需求仍将保持较大比例。

  改善性购房是本次房交会百姓购房的另一看点。改善型购房占比超过6成,已上升到与刚性需求并重的主导型需求。据沈阳市房地产研究所调查,沈阳现有50%以上家庭住的是“房改房”,这些房屋多数面积较小,条件较差,居住者改善住房条件欲望强烈。由于“房改房”多数在中心城区,近年大幅升值,居住者将其变现后一般都能实现改善住房的目的。而早期购买商品住宅的富裕家庭,开始住宅更新换代,向舒适型、豪华型过渡。这种消费结构升级势头在去年就已显现,今年得以突显,预计全年这一趋势也将延续。

  外地人购房引人关注。记者采访的购房者中,有8位来自鞍山、辽阳、朝阳、本溪、抚顺等地,他们多数选择面积在100平方米以下、每平方米在6000元左右的商品房,多位还是一次性付款。去年,外地人在沈阳购房分别占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销售套数的33.3%和34.5%(包括在沈阳工作的外地大学生)。其中,境外人士购房162套,平均房价7852元/平方米。预计今年外地人来沈阳买房比例也会持续增加。

  去年,沈阳市实行“25条”房产新政吸引了大批购房者,本次春季房交会尽管没有税收等方面优惠,但开发商变相让利,百姓还是得到了不少实惠。记者采访20多家参展楼盘发现,除了持百姓购房卡免1平方米房价,多数楼盘对一次性付款者给予9.8折、9.7折甚至9.5折的优惠。贷款购房给予9.9折优惠。记者注意到,某位于三环外的楼盘,对购房者免一年物业费、采暖费和契税。个别楼盘还赠送地下室。

  房价住宅均价1900-7000元不等

  沈阳市城区范围分为主核心城区 (沈河区、和平区);次核心城区(皇姑区、铁西新区、大东区);外部空间(东陵区、于洪区、浑南新区、苏家屯区和沈北新区)和县域范围(“一市三县”即新民市、辽中县、法库县和康平县)。

  目前,主核心城区房源稀缺,次核心城区供不应求,外部空间供需两旺,县域房地产市场逐渐起步。而不同区域范围的住宅均价和商业均价差距较大,越靠近市中心区域,商业均价与住宅均价的差距越大,由此可见商业销售的趋向性。

  参展楼盘套均面积以80-100平方米居多。房价最低每平方米2100元,最高7000多元。位于二环以外的楼盘,有不少房价在每平方米3000元以下。住宅和商业的最高均价都出现在和平区,房价随离市中心的距离增加而递减,“一市三县”的价格最低。

  主核心城区住宅均价6000-7000元/平方米,商业均价9500-10500元/平方米;次核心城区住宅均价4500-5000元/平方米,商业均价8000-9000元/平方米;外部空间住宅均价3500-4000元/平方米,商业均价5500-6500元/平方米;县域住宅均价1900-2500元/平方米,商业均价2000-3000元/平方米。

  从开发商推出的楼盘与购房者的购买意愿可以看出,铁西区房源受到热捧;和平区凭借长白岛将成为大赢家;学区住宅是皇姑区购房的主要追逐点;于洪新城北部地区成为皇姑区消费人群向外拓展的领地,紧邻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西部区域吸引了中低住房消费者;浑南新区成为沈阳外部空间中最热点的区域。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