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城市出台房产新政 深圳条数多力度较"缓和"——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房产新闻
    一线城市出台房产新政 深圳条数多力度较"缓和"
2010年05月10日 15:21 来源:法制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近日,继“新国十条”出台后,各省市政府纷纷出台落实“新国十条”相应细则。在全国的一线城市中,天津、广州、北京、深圳等4个城市也已出台细则。

  通过对四个城市的政策内容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深圳的细则条数最多,同时涉及的部门也最多,但是政策被指有点“缓和”。

  政策结构

  北京 深圳两地 高度相似

  从表格中可以看到,在落实“新国十条”方面,出台细则的条数中,深圳公布5方面13条,条数为最多;其次是北京,出台“京十二条”。

  记者发现,深圳的细则结构与北京的极为相似,都分为5大方面。两地只是在“增加住房有效供应”和“坚决抑制不合理住房需求”这两大方面顺序不一样。

  天津出台“津六条”,条数在四城市中排第三;广州由该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并且原则通过的《意见》中,共提出4方面措施来落实中央政策。

  涉及部门

  提及14部门深圳涉面最广

  在此次细则的分析中,深圳可以说在“量”上取胜。除去上述的条数最多,深圳版“新国十条”中,对于在今后执行细则所涉及的部门单位,也是4城市中最多的。

  深圳版“新国十条”中,总共涉及14个单位部门。

  包括市政府、市住房与房地产发展领导小组、市规划国土主管部门、市住房建设主管部门、市发展改革和财政部门及光明、坪山新区管委会、金融监管部门、外汇管理部门、市规划国土主管部门、市价格监督检查部门、市税务部门、市监察部门、商业银行等。

  其中,值得指出的是,此次深圳市为落实细则实施,将原先的房地产宏观调控领导小组、市住房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市房屋委员会等机构重新整合成住房与房地产发展领导小组。

  其次是北京,“京十二条”中,共提及12个部门单位,分别是:商业银行、国土部门、各区县政府、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市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发展改革、规划、税务、工商、国有资产监督和金融监管等部门。

  天津仅概括性地提到天津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广州的《意见》还在审议中,已经公布的意见内容,未具体提及任何部门。

  北京

  主要内容

  就是坚决遏制炒房。细则中,最为媒体关注,也是最严厉的措施,便是“采取临时性措施限定新购房套数”。

  自通知发布之日起,暂定同一购房家庭只能在本市新购买一套商品住房。

  1.采取切实有力措施,遏制房价过快上涨,促进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2.严格执行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的第二套住房认定标准。

  自本通知发布之日起,暂定同一购房家庭只能在本市新购买一套商品住房。

  3.加强对存量房交易的税收管理,在计征税款时纳税人不能提供原购房价款凭证和其他完整准确税费凭证的,税务部门可通过住房城乡建设部门查询相关信息资料,或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确定征收方式和应征税款。

  坚决抑制不合理住房需求

  4.增加居住用地有效供应,调整住房供应结构。

  增加住房有效供给

  5.创新方式,扩大公共租赁住房建设收购规模。在符合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的前提下,支持国有企业、产业园区和社会单位利用闲置自用土地建设公共租赁住房,鼓励集体经济组织依照规划、利用存量建设用地发展公共租赁住房。

  6.实施保障性住房全过程“阳光工程”。

  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加强市场监管

  7-12.严禁非房地产主业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参与商业性土地开发和房地产经营业务。对存在土地闲置及炒地行为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商业银行不得发放新开发项目贷款。

  加强商品房预售监督管理。对取得预售许可或者办理现房销售备案的房地产开发项目,要在3日内一次性公开全部销售房源,并严格按照申报价格明码标价对外销售。

  市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完善房屋租赁管理政策,规范房地产经纪机构行为,搭建房屋租赁信息平台,进一步规范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

  市住房城乡建设、发展改革、国土、规划、税务、工商、国有资产监督和金融监管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分工协作,加强对相关企业和房地产开发项目的监督管理。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