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共享世博 沪"保两节"节能安全突击大检查启动——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世博会
    全民共享世博 沪"保两节"节能安全突击大检查启动
2009年09月29日 17:16 来源:人民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质监促进节能 全民共享世博”——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系统节能工作成效展28日拉开帷幕,质量技监系统“保两节”节能和安全突击大检查行动也同时正式启动。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黄小路出席开幕仪式并讲话,市发改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市财政局、市统计局相关领导一同出席。

  上海作为我国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能源匮乏是制约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如何为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成功举办2010年世博会提供良好的能源保障,成为上海面临的一大难题。 近年来,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系统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等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能,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发挥技术优势,全面推进节能工作:加强了节能减排技术标准体系的建设;对能效标识进行了管理和检查;着力开展了《节约能源法》执行情况的专项执法检查;调整和优化了产业结构;大力推进了节能环保类产品认证;优先推荐节能名牌产品;加大对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情况以及节能类产品质量的监督检查力度;坚决取缔“地条钢”生产加工窝点;积极推动本市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降耗工作。这一系列工作的开展,为本市节能降耗工作提供了质量保障和技术支撑。

  在标准化与节能方面,市质量技监局2007年组织制定了《上海市标准化发展战略纲要(2007-2020年)》,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作为标准化工作的重点任务;同时,会同市经委等单位细化制订了《上海市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标准化行动计划(2007-2010年)》;2008、2009两年,市质量技监局共批准发布或复审确认《冷却塔能效限定值、能源效率等级及节能评价值》、《车用汽油》、《车用柴油》等地方标准14项;还确定了节能和环保示范试点单位6家。

  在质量管理与节能方面,对不符合产业政策的高能耗企业坚决不受理、不发证,已发证坚决予以注销证书。合计淘汰落后生产能力25万吨,节电154700万度,节约标准煤38.9万吨,减少粉尘排放67.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02.5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66.15万吨。大力推进节能环保产品认证。已有35家企业获得了195张节能产品认证证书,涉及880种型号的节能产品。同时,优先推荐节能名牌产品。

  在特种设备监察与节能方面,探索建立新增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审查制度。通过集中供热,技术改造,能效管理,推动锅炉节能改造,淘汰严重耗能锅炉642台,锅炉节能改造658台,工业锅炉累计节能标准煤347370吨;推动电梯节能技术的研发和推广,电梯节能改造343台。在质量监督与节能方面,严厉打击生产国家明令淘汰“地条钢”产品行为;组织开展洗衣机、冰箱、空调等家电产品的节能性能进行专项执法检查,以及“家电下乡”产品节能执法检查。

  在计量与节能方面,对400多家用能单位进行了能源计量监督检查,对近2000名能源计量管理人员进行了培训,并进一步治理保健品、月饼等商品的过度包装。

  为了巩固已经取得的节能工作成效,结合60周年国庆,在国庆、中秋前夕,市质量技监局从今天起将组织开展为期三天的“保两节”节能和安全突击大检查行动,主要包括三项重点内容:

  一是,能源效率标识专项检查,确保国庆家电消费规范有序。围绕实施能源效率标识管理的4批家用电冰箱、电动洗衣机、自镇流荧光灯、家用燃气快速热水器和燃气采暖热水炉等15项产品,重点检查生产、销售无3C强制性认证的家电产品和国家明令淘汰或者不符合强制性能源效率标准的用能产品,伪造或者冒用节能认证标志、能源效率标识等违法行为。

  二是,月饼过度包装专项检查,确保中秋消费节约资源。按照最新发布的《限制商品过度包装 食品和化妆品》国家标准和《月饼销售包装计量检验规则(试行)》等技术法规,对保健品、月饼等包装空隙率、包装层数、包装成本超过必要程度的过度包装行为进行监督检查。

  三是,特种设备的安全专项检查,确保国庆和中秋两节安全祥和。对涉及大型商场、游乐场所和旅游观光景点等人口密集场所特种设备进行全面检查,重点检查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情况、责任主体制度的落实情况以及应急值班制度的完善情况,确保人民公园、人民广场地铁站、豫园商城、上海展览中心、锦江乐园、浦东机场、环球金融中心、上海火车站等重要场所、重点区域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和应急保障措施到位。(季坚)

    ----- 世博会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