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将留下几十万平米会展设施 助建国际贸易中心——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世博会
    世博将留下几十万平米会展设施 助建国际贸易中心
2010年01月21日 11:18 来源:解放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近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上海考察世博筹办工作时强调,要 “举全国之力集世界智慧确保办博成功”。举全国之力办好世博会,不仅要关注如何办好上海世博会,更要清醒地认识到世博会的意义,使其真正成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机遇;不仅要重视世博会对承办地的意义,更要重视其对全国的意义;不仅要重视物质层面的效应,更要重视精神层面、文化层面、体制层面的效应。

  从总体上看,上海世博会是历史上首届以 “城市”为主题的综合类世博会,将通过展览、主题活动、主题论坛等方式向人们传播:人是城市生活系统中最具活力的要素,人的生活与城市发展密切互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的有机系统与地球大生物圈和资源体系之间相互作用也日益加深和扩大;人、城市和地球三者环环相扣,日益融合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现在,超过总人口一半的人进入了城市,人类进入了 “城市星球”时代。中国从改革开放起,在工业化的同时也开始了大规模城市化。中国的城市化过程既有全球城市化的背景,更有自己的特色。中国将走什么样的城市化道路,不仅关系到中国的现代化,也一定会对世界政治、经济形势产生重大影响。如何妥善处理城市发展中不同阶层的权利和义务,如何规划和建设大中小城市和城市群,如何在发展城市的同时加强环境保护等,这些都成为中国城市化过程中绕不过去的坎。因此,中国十分需要了解和研究 “以人为本”、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模式。上海世博会期间,300多个参展主体将围绕上海世博会的主题理念,充分展示千差万别的历史阶段、文化特点、经济发展程度等背景下的城市发展模式,这将对中国的城市管理者、城市规划专家,对中国的企业家、普通民众提供极为丰富的实例,带来巨大的启迪作用,从而将大大推进中国城市化的良性发展。

  世博价值同时还将体现在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上。世博会将留下几十万平方米的会展设施,这直接有助于上海建成国际贸易中心。根据规划,世博会场址将成为21世纪初上海城市又一具有标志性的中心区域,并具有现代化国际性文化交流和商务服务中心的功能,将成为特大型城市中心城区开发和再造的典范。上海世博会结束后,一个全新的商务文化功能区将转型诞生,这对于北外滩以及苏州河以北的地区发展会起到一个非常重要的带动作用,进而形成上海中心商务区沿黄浦江由北至南向两岸辐射的格局。

  值得指出的是,在世博会筹办过程中,特别强调了长三角城市间的沟通交流。世博会在加快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方面功效显著:一是加快了现代交通网络的形成;二是促进了旅游等产业的一体化发展;三是强化了长三角与国际的合作和交往。通过世博会平台,长三角与国际人流、物流、商流、信息流的联系得以加强,有利于实现国家提出的把长三角打造成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这一战略。

  作为激励科技创新和展示创新成果的国际舞台,每一届成功的世博会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撑。上海世博会的科技效应也已在各方面有所体现。除了对办博理念有直接引导作用,对精彩展示有支撑作用外,主要表现在科技引领、新兴产业引领方面。一是新能源汽车在世博园区的大规模应用,有助于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化;二是中国最大规模的半导体照明技术的应用,将促进半导体照明产业的发展;三是大规模太阳能发电设施的应用,有利于推进太阳能产业发展;四是通过 RFID技术 (即俗称“电子标签”的射频识别技术)、第三代移动通信、下一代宽带通信网、新一代显示技术的综合集成应用,加速推动信息产业的升级和发展;五是通过城市最佳实践区 “沪上生态家”的示范,引领传统建筑产业的革命和环保产业发展。

  世博各项工作正在扎实推进之中,但在努力把世博效应变为现实成果、直接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以下几点需要进一步强调:

  承接国家战略,周全考虑世博物质遗产后续利用。世博会场处于上海黄浦江两岸,处在上海城市核心区位,是否能够在展会后充分利用好这一场地,直接关系上海城市的持续发展与功能发挥。在后续利用的方向上,应着重考虑同国家对上海的战略定位要求相衔接,可重点研究如何将该场地作为上海国际贸易中心会展功能承载主体,进一步确认该场地国家级会展区地位,并给予相应名称的可行性。

  保持世博协同机制,提升长三角国际竞争力。世博协同机制是宝贵财富,不仅保障世博会的成功难忘,对于整体提升长三角的区域国际竞争力,更是有着至关重要的价值。长三角各相关省市,应充分利用世博机遇,加快推进长三角的区域联动融合,破解一些长期阻碍一体化的问题,比如航运体系构建、产业功能分工、规划对接等,使之在世博会之后依然能够成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制高点。

  传承人类文化遗产,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毫无疑问,从申办开始的国际文化竞争,到筹办、举办阶段涌现的许多展示创意、文艺演出、论坛成果等文化结晶,这些都是本届世博会最为重要和宝贵的财富。如何持续利用与开发这一精神财富,使其上升为体现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可持续文化发展平台,需要从长计议,从组织、机制和资源上保证其真正成为 “永不落幕的世博会”。笔者认为,可对本届世博会形成的思想成果进行有组织的归纳与研究,并将本届世博会期间举办的一些优秀论坛予以保留,使之成为持续宣传中国模式、交流国际经验的平台。

  上海世博会期间, 300多个参展主体将围绕上海世博会的主题理念,充分展示千差万别的历史阶段、文化特点、经济发展程度等背景下的城市发展模式,这将对中国的城市管理者、城市规划专家,对中国的企业家、普通民众提供极为丰富的实例,带来巨大的启迪作用。

  通过世博会平台,长三角与国际人流、物流、商流、信息流的联系得以加强,有利于实现国家提出的把长三角打造成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这一战略。

    ----- 世博会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