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民穿睡衣未必是“陋习” 很适合当地气候——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世博会
    上海市民穿睡衣未必是“陋习” 很适合当地气候
2010年01月21日 13:54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十年致敬:他们影响中国

  “陋习”不“陋习”,是由历史界定的,并没有一成不变之规

  文/薛涌

  上海迎接“世博”,政府要求市民戒除穿睡衣上街的“陋习”。

  其实,所谓“陋习”,经常是由历史来界定,此一时彼一时也。久去不掉的“陋习”,往往扎根于当地人的生活生态中,自有其中的道理。对睡衣之争,我本来不想介入。但最近我家邻镇就有个“陋习”和“陋习”复兴的争论,颇有可观之处。

  争议发生在波士顿西郊一个叫Concord的镇上。这是当地非常有名的富贵镇,中等房价在房地产崩溃的时代也有70万美元上下。富裕的镇,自然比较讲究,一切设施都弄得完美无缺,居民也是衣食足而知礼仪,日常行为一切都中规中矩,政府自可无为而治。

  可是,就在这么一个镇,一位叫Brace的妇女仍然坚守着几十年前的“陋习”:在自家门口露天的地方晾衣服。美国人早就进入洗衣机、烘干机的时代,这种在家门口挂起“万国旗”、把从床上用品到内衣之类的私人领域向公众敞开的行为,实在是有碍观瞻。几十年前,在门口大晾衣服的还大有人在,不过那多是穷人,如今穷人也无此习惯。在这么一个著名的富裕地区如此做派,邻居自然纷纷抗议。只是这位Brace女士不甘示弱,她要到镇政府讨要晾衣权!

  事实上,美国很少有地方会有禁止户外晾衣服的法律,一切靠地方习惯的规范和私家条例的约束。比如,Concord的一些大型公寓楼就有楼规,禁止在凉台上晒衣物。一些开发商把这种规矩写在房地产交易合同中。想想也合情合理,搬进一个风景秀丽的高档公寓,如果一上凉台邻居的内衣就飞入眼内,如何消受得了?独门独户的房主,绝大多数也都遵守约定俗成的习惯,谁敢得罪一辈子要低头不见抬头见的邻居呢?

  但是,近年来的能源危机和环保运动,则使“户外晒衣权”运动在美国悄然崛起。据统计,在一亿多户美国家庭中,有两百多万户人家每周使用烘干机15次以上,家用能源中的10%〜15%是烘干机所消耗的。如果省了烘干机,则不仅省了钱,而且对减缓地球暖化、保护环境也是贡献非凡。其实,许多美国人已经这样做了,他们能不用烘干机就不用。比如,他们喜欢在宽大的地下室中晾衣服。如果事后衣服还有些潮,再进烘干机几分钟就够了。但是,最先锋的人士则开始向户外发展,要当地立法支持居民的晾衣权。如果这种立法通过,则自定私法禁止晾衣的公寓也无法执行自己的规矩了。目前,在佛蒙特和缅因两州,晾衣权的立法都已经通过,在新罕布什尔州则没有通过。不过,最近该州支持此法案的议员又准备卷土重来。Brace则在本镇申请了晾衣准许权,锁定的是同样的目标。估计不久这一运动就会在麻省蔓延。

  可见,“陋习”不“陋习”,是由历史界定的,并没有一成不变之规。中世纪欧洲人吃饭用手抓,王室也不例外。叉子刚使用时,用叉子吃饭还被耻笑,称为“叉子手”。本来西方人也在户外晾衣,烘干机出现后,买得起的就不在户外晾衣了,户外晾衣成了贫困的标志。现在大家全有烘干机,人们不必用不晾衣服来摆谱儿,于是前卫的人士开始掀起晾衣运动。我的邻居是位英国建筑师,他骄傲地告诉我们他从来都晾衣物。只是他家大得如同个公园,中间还有个小湖。他晾衣物,连我这个最近的邻居也从来看不见。

  着衣其实也是如此。记得读研究生时,英国史课上有一些19世纪工人罢工的阅读材料。那时罢工属于闹事,不合法,经常被警察镇压。有张图是表现这一情景的,来自当时的报纸。我看了大吃一惊:怎么满街绅士在和警察打架?后来和教授讨论才知道,那时的罢工工人刻意把自己打扮得体面,以求让社会接受。结果,他们出来罢工,穿着西装,戴着高高的绅士帽,甚至还学着当时的上流社会提着把绅士伞!成千上万的人这么衣冠楚楚地出来,就是一个奇观了。当大家都学上流社会、都衣冠楚楚以后,上流社会就挂不住了,反而要以穿着随便来显示自己的不同。比如去年夏天我买房子,一位美国人就对附近的几个镇品头论足。她特别对一个学区很好的镇不以为然,称那里住的是暴发户,没有格调。她的一个例证是,那里的家庭主妇,甚至在节假日也喜欢盛装。而另一个有格调的镇,则越是有地位的人穿着越随便。

  上海人的睡衣我见过,实在不觉得有什么不雅观。如果你不叫它睡衣而叫休闲服,是否就文明了呢?上海人的睡衣一般比较保守,把身体遮得挺严实,比起开胸露背的西方夜礼服庄重多了。而且穿起来凉快,很适合上海的气候。这难道一定要引起“友邦惊诧”吗?再看那些“友邦”的年轻人穿的牛仔裤,后腰越来越低,乃至一蹲下半个屁股就会露出来,凭什么这叫时装,上海的睡衣就成了“陋习”?(作者为美国Sulfic大学学者)

    ----- 世博会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