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博会倒计时50天:用创新诉说文明——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世博会
    上海世博会倒计时50天:用创新诉说文明
2010年03月11日 17:53 来源:光明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世博的脚步近了,更近了。

  “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让全世界见证了一个古老文明大国的蓬勃生机,今年的上海将再次聚集全世界的目光。”同济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院长蔡建国委员对世博会充满期待。

  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要加强与各参展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合作,把上海世博会办成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盛会。

  如何实现“成功”、“精彩”、“难忘”,成为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共同关注的话题。

  两会特稿

  蔡建国委员此次总共带来四份有关世博会的提案,被媒体喻为“世博委员”。身为蔡元培的侄曾孙,蔡建国对世博有一份特殊情谊。

  “上世纪30年代,芝加哥世博会前夕,蔡元培先生希望中国能在世博会上有所展现,于是,他支持并协调把福建一个商家的手工艺品带到会场。后来,手工艺品获得世博大奖。为表示感谢,商家向蔡先生赠送了四个茶几。茶几至今仍存放在蔡先生故居。”蔡建国委员回忆说。

  “世博会是一个梦。”蔡建国委员感慨道。

  世博梦是上海的。159年前,来沪闯荡的商人徐荣村将自己所经营的“荣记湖丝”运往英国伦敦参加第一届万国工业产品博览会。这是中国在世博会历史上的首次露面,也让上海与世博结下了不解之缘。

  世博梦是中国的。纵览世博会的一百多年历史,从“荣记湖丝”的桂冠,到20世纪初期中国丝绸制造被德日赶超,再到木雕宝塔获1915年巴拿马太平洋世博会甲等大奖章,中国在世博的表现也正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历史的写照。

  一个半世纪,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一瞬,而对于一个国家,则意味着沧海桑田。

  从1904年圣路易斯世博会,中国第一次以官方名义参加,到100多年后,中国自己办世博,中国的世博梦正在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变成现实。

  不经意间,世博已来到你我身边——

  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局长洪浩代表高兴地告诉记者:“目前,一轴四馆都已经建成了,外国的自建馆都在布展当中,整个园区的展馆建设进行得非常顺利。”

  “我们感到,随着世博的来临,上海的居住环境大大改善了。到2009年底,上海完成了1257万平方米的高层旧住宅的综合整治,完成了3274万平方米多层旧住宅的综合改造。”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咨询部主任张兆安代表说。此外,出行也变得方便多了,2008年上海轨道交通的运行里程达到355公里,2010年可以达到430公里。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正一天天变成现实。

  展示:用创新诉说文明

  回望历届世博会,创新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可以看到,150多年的世博会,已经成为新理念、新知识、新文化、新技术、新产品首次“亮相”的集中地——

  159年前,伦敦首届世博会展出了大功率蒸汽机、火车头、起重机、水力印刷机、纺织机械等10万余件展品;157年前,纽约世博会,带有安全装置的奥的斯电梯亮相,摩天大楼从此崛起;134年前,费城世博会,贝尔发明的电话首次展出;121年前,巴黎世博会给世人留下了300米高的埃菲尔铁塔……

  然而,今天,中国将带给世博什么惊喜?

  “世博展现的,应该是新的中国制造。”全国人大代表、上海电气液压气动有限公司总工艺师李斌表示。

  “也许是1600万上海市民以主人翁的精神融入世界、追求卓越的社会责任和时代激情!”上海虹储社区居委会主任朱国萍代表说。

  “我认为,经济、科技都是中国需要展现的东西,而更应展现的,无疑是中国五千年的灿烂文化,这是中国的特色。”蔡建国委员说。国际金融危机中经济的一枝独秀和作为世界经济的主要推动力量之一,中国的发展得到普遍公认,可相对我国在世界上的经济、政治地位,文化软实力的地位并不相称。

  蔡建国委员进一步指出:“当前我国文化产品存在很大逆差,在国际舆论格局中的话语权还不强,文化软资源对世界影响力还远远不够。”中国要成为一个大国,除了经济准备、政治准备、军事准备,也要有文化准备。我国要借这次世博史上规模最大的博览会为载体,充分展示中国五千年的灿烂文明、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成果和中国城市的美好生活,为未来带来信心,给未来发展提供丰富的资源。

  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任赵启正说,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提出,要把上海世博会办成一届促进人类文明进步,促进科技创新,促进我国与世界各国交流合作、共同发展的盛会。这充分说明,上海世博会是展示真实中国综合国力的最好机会,是公共外交大舞台,中国人愿为世界和谐贡献自己的力量。

  学习:让沟通凝聚智慧

  上海世博会比利时总代表德尔克鲁瓦认为:“在这样一个关口登上上海世博会的舞台,无疑表明自己会抢占下一轮增长的先机。”

  澳大利亚是参展最积极也最重视世博会的国家之一,该国一位官员直言不讳地说:“澳大利亚经济要复苏,离不开中国。”

  而为了使美国能够在2010年不缺席上海世博会,希拉里在9个月里成功为美国馆募款5400万美元,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务”。

  洪浩代表告诉记者:“这次世界金融风暴来得非常猛,对全世界的经济都带来非常大的影响。过去,有一些国家提出要搞4000、5000甚至6000平方米的自建馆,后来国际金融危机来袭,他们把自建馆改成了租赁馆,有的租赁馆改成了联合馆,参展的面积缩小了。但现在看来,尽管仍是经济寒冬,但世博园区里还是充满春意。”

  “既然各国不惜财力,要在世博上更好地展示本国,那么,我们就更要抓住机会,吸取各国之长。”蔡建国委员说。这就要求我们要大力研究世博会对我国城市发展的影响;大力研究世博会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科技世博,生态世博”的发展理念,必须要最大化地转化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持之以恒。

  华东师范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院长褚君浩代表告诉记者:“我的几位好朋友,包括国外几个著名大学的教授都来电说要来上海看世博。他们都对上海、对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充满兴趣。”

  “我想,这背后还有一个重要原因——这些年,中国进步得很快,让世界各国都刮目相看,无论是经济增长速度,还是科技进步水平。”褚君浩举例说:“上世纪80年代美国核心学术刊物上,有一两个中国人的名字,大家都觉得不得了,而现在,中国人的名字越来越多,大家都觉得稀松平常。”

  “世界瞩目中国的时候,中国要更多地把目光投向世界。”褚君浩代表说,“这次世博是历届参展国和参展企业最多的一次,我们应该研究建设世博学习机制,组织高校、研究机构等现在就开始着手研究世博,研究各国的先进文明,包括各国的优秀文化、新的发展理念、管理模式、科学技术,为未来人们生活的改善、城市的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上海世博会,是人类文明的又一次精彩对话,它是一本教材,给人以理念,给人以智慧,给人以启迪,给人以力量。我们决不能短视,而要让它成为未来几十年社会发展的契机和动力。”蔡建国委员说。(冯蕾 齐芳)

    ----- 世博会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