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绊脚石”带来的警醒——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世博会
    人民日报:“绊脚石”带来的警醒
2010年05月06日 08:09 来源:人民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5月5日,马克思的生日。

  在这样的日子去德国馆,别是一番滋味。诞生过马克思的德国,的确不同凡响,小小一个德国馆,除了尽情展示的绚烂和浪漫,让人对一向以严谨著称的德国刮目相看,更有不少让人沉思的设计和故事。

  比如,在德国馆不期而遇“绊脚石”,颇让人震撼。

  所谓绊脚石,是一块块刻有一个或数个名字的金属铭牌——那全是被纳粹投入集中营、在二战中遇害的犹太人,上面还简略记载着他们的生卒年月。德国艺术家的这一设计,已经不纯然是艺术品,而变成了德国城市中最深切、最痛楚的记忆:政府出资将它们一块块镶嵌在遇难者故居门前的街道上,并且起了一个意味深长的名字:“绊脚石”。

  现在,这两万多块“绊脚石”,默默地躺在德国城市的大街小巷,它们稍稍高出地面,会让行色匆匆的人们,在偶觉硌脚之时,低头注意到那些令人痛心的名字,让历史触动一下心弦,或许,这会帮助人们把悲剧重演的可能推向更远……

  事实上,行色匆匆的中国人,也需要这样的一些“绊脚石”,让我们记住一些曾经发生过、却被我们不经意间忽略了、忘却了的故事。中国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有天灾也有人祸,想要预防灾难的重演,我们本不该过于健忘。在这一点上,我们当向德国人学习。

  很多人认定,上海世博会是一场高科技的盛宴,众多媒体也都把镜头集中于机器人、4D影院、新能源技术等等,让人大开眼界。不过,这几天转下来,倒对一些场馆透出的人文关怀情有独钟。比如,波兰馆不愿舍弃乡村生活习惯的年迈市民,让人怦然心动:建设城市,怎样才能不割断民族的甚至个人的历史?意大利悬在墙上“曲终人散”的乐队,那些散落“一地”的乐谱,让人担忧严肃音乐会否告别“今天”?西班牙馆的“巨婴”面对着重重叠叠交错的历史和现实的影像,发出一声声的叹息,今天的世界能否让我们的后代满意……

  很欣赏这样一句话:苦难没有尽头,理想不曾沉睡。在奔向理想的途中,不要忘记曾经的苦难;在匆忙的城市建设与发展中,也不妨借上海世博会之机,停下来反思一下众多“绊脚石”带给我们的警醒,对中国而言,相比高科技高速度,这可能是更需要急用先学的……

  毕竟,列宁说过,“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李泓冰

    ----- 世博会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