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汉民:世博会要鼓励创新 并追求创新的成果——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世博会
    周汉民:世博会要鼓励创新 并追求创新的成果
2010年05月06日 10:53 来源:人民画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上海世博局大楼11层的一间办公室整洁有序,窗外绛红色的中国馆格外耀目。这只是周汉民四间办公室中的一间。上海世博会执行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政协副主席、民建中央副主席、上海中华职教社主任的四重身份,让他拥有了四间办公室,他笑称"只领一份薪水"。

  2001年11月,时任上海浦东新区副区长的周汉民接到了一个"非常意外"的任命——中国驻国际展览局代表,并兼任上海申博办副主任。他受命的同时也创下先例,成为国际展览局第一个专职的国家代表,自此亲历上海世博会从申办、筹备到即将开幕。如今,身为上海世博会执行委员会副主任的周汉民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说:"上海世博会将是面向未来的一届世博会。"

  世博会一定要维新

  人民画报:从2001年参与申办上海世博会,到如今世博会即将开幕,您对"世博会"的理解,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周汉民:2001年11月,受国家的委派,我出任国际展览局的代表。不瞒你说,当时的我对于世博会的了解非常不足。我记得,去国际展览局总部巴黎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问上海申博的团队中有谁能帮我介绍一下情况。他们说你是浦东的副区长,就给你找个浦东经贸局的年轻同事。他给我带了几页彩打的资料,很漂亮。那时,才对世博会有了一点点的了解。

  到了今天,我对世博的了解肯定是比较深入的。世界博览会159年历史,没有一届世博会是可以复制、完全可以参照的,但是世博会的精神是可以传承的。所以,我对世博会的理解,可以总结为三句话:首先,世博会一定要促进一个国家的工业化、现代化,比如伦敦之所以能够开启世博会的帷幕,就在于160年前,它是世界上综合国力最强大的国家,是工业革命取得最新成就的国家,也是很大程度上取得创新的国家。

  其次,世博会要鼓励创新,并追求创新的成果。世博会是人类一段历史时期内新思想、新文化、新科技、新创造和新成果的集中展示,世博会一定要维新,新不仅是科技创新、产品创新,在很大程度上是理念创新和思想创新。比如,1933年美国芝加哥世博会的创新改变了世博会的历史。在此之前的世博会就是商品展,1915年巴拿马世博会,那时的中国还很落后,但是中国却获得了超过1500项的金银铜大奖。1933年芝加哥世博会设置了一个主题——进步的世界。这一主题非常豪迈,因为人们刚刚走出四年经济大萧条的阴影,因而这届世博会的意义非同一般。1958年比利时世博会首次提出人类要利用核能,1962年美国西雅图世博会提出人类应该向外太空空间迈进等,都是世博会在理念上的创新。

  最后,世博会可以极大地提升东道国和承办城市的形象。很多人以为,中国五千年的悠久文化谁人不知、谁人不晓,我认为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原因在于,很多人对中国的理解是不全面的,在很多方面是矛盾的,甚至妖魔化的。世界对中国应该有进一步的了解。这种了解一定要在平和的、平静的、平常的氛围中进行,而世博会就制造了这样一种氛围。届时,希望世界能够以这样的眼光看中国。我们也不会说中国取得了多大的成就,但是我们的展示一定要有深度。就像胡锦涛同志所要求的,我们要展示五千年的文化、六十一年人民共和国的成长、三十一年改革开放的成果。也要感知到中国是世界的组成部分,而且中国只是世博会的参展国之一,因此要非常强调以谦虚谨慎、虚怀若谷的心态看世界。

  引领世界,走向未来

  人民画报:您提到世博会经历了从单纯的展览会到提出主题的博览会的转变,那么在您看来,上海世博会最吸引人的新理念是什么?

  周汉民:先讲一个故事。2002年12月31日,我们赢得上海世博会的举办权。不瞒你说,我们对胜利是有把握的,但是当时不能张扬。所以,最后胜利到来的时候,我们没有欣喜若狂,心里非常平静。按照惯例,赢得举办权的国家,要举行胜利国晚宴。那天晚宴,国际展览局秘书长洛塞泰斯教授在请柬的背面写了这样一句话,"今天世界诞生了一个伟大的希望。"

  我们曾经请教过他,为何称上海世博会是伟大的希望?他说,你们这届世博会,是面向未来的。这句话,让我们豁然开朗。以往的世博会都是沉浸在对过去已有成就放大的宣传,而上海世博会的使命是要引领世界走向未来的。

  这届世博会,我们有许多创新,其中至少有两个创新,我认为将载入史册。第一,我们要把什么留给未来?世博会要留下什么遗产?我们认为,要留下在整个世界已经形成共识的有价值的东西。我们设计了占地面积15.12公顷的城市最佳实践区。我们向全世界发出邀请,让他们从宜居家园、可持续的城市化、历史遗产保护和利用、建成环境的科技创新等四个方面自荐案例。经过9个月时间,全世界近90个国家提供了113个案例。最后,我们遴选了50个成功案例。在这届世博会中,这50个案例或用展馆展示、或用实物展示,他们都是世界公认的、有价值的、可以被参照的。比如,德国"汉堡之家"案例展现的是一座以极低的能耗标准为特征的"被动房",这一房屋基本无须主动提供能量,而是通过地热泵实现采暖、制冷、通风和去湿。这些案例必将成为世界高度赞赏上海世博会的范例。

  电子革命时代已经70年了,没有一届世博会,是把理念和思想定位在电子时代的基点上的。上海世博会提出,尽管世博会要举行184天,尽管有7000多万人来观赏世博会,但是我们希望这届世博会"永不谢幕"。怎样实现?利用因特网。我们不是简单地上网展示,而是让人们可以欣赏、参与,甚至可以创新。如果你认为哪个馆建造得不合理,你可以在网上自行设计。这激发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参与,还有哪届世博会会比上海世博会拥有更多的受众?电子时代70年,世博会办过数十届,只有我们把世博会办到了网上。

  还有,什么叫引领未来?未来的革命是什么?在很大程度上,我们称之为低碳经济为内核的绿色革命,即低投入、低排放、高效能、高效益。上海世博会东道国和所有参展国都在展示低碳经济、绿色革命的最新成就。建成后的世博园区太阳能发电能力将达到5兆瓦,园区内将最广泛地应用清洁能源,即所有交通工具(新型无轨电车、超级电容车和超级电容与蓄电池的混合动力等三种清洁动力汽车)都是零排放的。更重要的是,很多参展国馆的外部材料是可降解的,比如瑞士馆的外部是以大豆为材料,英国的亚力克是7万多颗种子,阿联酋的国家展馆完全可以整体移回国,日本馆的外立面是会呼吸的薄膜……上海世博会这样的"低碳"的例子太多了。

  全球经济复苏的信心标志

  人民画报:您提到1933年芝加哥世博会是经历过经济大萧条提出了世博会的主题,然后开创了一个时代,而2010年上海世博会也同样是在经历世界金融危机的考验后举办的,这两届世博会是否会有相同之处?

  周汉民:2008年全球爆发金融危机,中国深受影响。2009年是中国进入新世纪以来最困难的一年,我们万众一心,将中国经济的发展推到了世界最高点。去年,中国GDP增长8.7%,世界银行刚刚调高了中国2010年GDP增长的预期——从9%调到9.5%,中国经济仍然要成为全球经济的发动机。虽然没有哪个国家幸免于全球金融危机,但没有一个国家以此为理由,退出上海世博会,所以我认为上海世博将成为凝聚人心和提振对未来发展希望的一次机会。上海世博会一定会成为全球经济复苏的信心标志。

  人民画报:这也是您认为的上海世博会引领未来的一种方式?

  周汉民:上海世博会的引领,是世界对于世界的引领,不是中国一个国家。全球协同引领世界,这是我们上海世博会要努力做到的。我相信,上海世博会的确有也一定能够发挥引领的作用,"世界努力为世界,人人努力为人人"。

  人民画报:上海世博会即将开幕,最让您激动的是什么?

  周汉民:是我们的蓝图、我们的目标,是全国的力量、世界的智慧。无论是参展国家与机构数量,还是预计的参观者人数,上海世博会都将是国际性博览会举办159年历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这样和谐的局面,不是靠东道国一个国家完成的。没有全世界的广泛参与,就没有应有的感召力、亲和力和辐射力。看到世博会开幕最激动的是,世界上可能没有第二个地方,可以如此生动地诠释人类"和而不同"的最高境界。这5.28平方公里是世界共同努力的结晶,文明是大家共同创造的。这样的规模、这样的参与、这样的创新,是这届世博会与众不同的地方。(徐步 陈飚)

    ----- 世博会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