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红线”迫使银行狂吸储 旧招新策齐上阵——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金融频道

监管“红线”迫使银行狂吸储 旧招新策齐上阵

2010年06月30日 09:51 来源:北京商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在监管部门要求商业银行的存贷比不得超过75%的底线“死命令”下,“吸储”已成为商业银行二季度的头等大事。随着6月30日“大限”逐渐逼近,各家银行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吸收存款。

  一家股份制银行某支行工作人员对记者透露,该行今年以来调动了全行的工作人员拉存款,行里给每个岗位的员工都下达了指标,不光业务员有存款任务,就连网点柜员、大堂经理也有存款指标,完不成任务就得罚款。某城商行业务员也透露,随着日子的临近,上层领导不断施压,虽然每个业务员都有固定的业务量,但银行不停督促扩大客户量,加大吸储力度。

  银行揽储旧招新策齐上阵

  历经半年的“揽储”工作到了接受检验的时刻。虽然“揽储战役”的硝烟从未消散,但为了给监管部门交上一份“高分”考卷,各家银行旧招新策齐上阵,多管齐下吸收存款。

  此前,不少银行为了拉存款各出高招,有的直接赠送礼品,有的送超市购物卡,甚至还以送金条吸引储户眼球。“如果存入一定量的金额,储户会享受增值服务,比如送电影优惠券或高尔夫球券等。”上述城商行业务员表示。

  读者王小姐也对记者反映,“我之前在一家股份制银行办贷款的时候,信贷员让我先存5万元办一张金卡,后来贷款下来了,我就把5万元取走了但没有销户”。最近一段时间,王小姐几乎每天都能收到银行的短信,要求她把钱存回去,“短信里还说若存款的话可以送油送米,否则就要扣我每个月10元的账户管理费”。

  同时,某银行业务员透露,银行每季度都会分给旗下业务员一定的业务量,一季度上百万很正常,而送礼品的方式并不能吸引真正的“大户”,存款返点便成了最有效的招数,拉到1万元存款,银行返给60元的提成,我们再从提成中抽取一部分返给客户。

  一位知情人士表示,银行指标有日均数和时点数两类,存贷比属于时点数。临近月末,银行冲一冲,达到监管层的要求问题不大;此外,银行还可以从同业市场上拆入资金,度过监管时点。

  监管“红线”迫使银行狂吸储

  “今年3月开始,银监会相继出台加强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一系列措施,要求商业银行的存贷比等监管指标在6月末之前达标。一些银行存贷比逼近甚至超过监管‘红线’,是促使商业银行大力揽储的最主要原因。”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对记者表示。

  存贷比,即贷款总额与存款总额比率。银行业内人士透露,各家商业银行的存贷比要在6月30日前达到75%的监管标准,否则将招致处罚。从一季度末的情况来看,国有商业银行吸收存款能力强,今年3月末的存贷比为61.1%,处于监管红线之下。而股份制银行的存贷比超标情况较为严重,今年3月末平均存贷比为77.54%,超过监管标准2.5%。

  分析人士表示,降低存贷比的途径无非两种,一种是增加存款增量,一种是减少贷款增量。不过,银行有盈利动机,主动去限制贷款不太可能,因为这会影响银行的业绩。所以,要降低存贷比,现在最根本的解决途径就是拉存款。

  同时,某银行内部人士透露,此前有关部门曾对银行下发过《严格禁止高息揽存、利用不正当手段吸收存款的通知》,各金融机构必须严格执行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存款利率,严禁擅自提高利率,或以手续费、协储代办费、吸储奖、有奖储蓄、介绍费、赠送实物等名目变相提高存款利率。

  揽储仍是银行竞争手段

  虽然监管机构一再设限严控银行变相揽储,但仍有一些银行网点我行我素。郭田勇表示,一些中小银行以高息、变相加息、送礼等方式揽储,从短期看,银行加大吸储力度是为了应付监管层的考核指标;而从长期看,由于“拉存款、放贷款、吃利差”仍是国内银行的主要盈利手段,导致拉存款成为银行的主要竞争手段之一。“中小银行相比其他国有大型银行,趋利动机更强更明显,贷款增速也相对快得多,从吸收存款上抢占客户资源的迫切性也更强。” 他指出。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则表示,在符合监管要求的前提下,从银行盈利的角度讲,存贷比越高越好,这说明银行对存款利用的充分。如果一家银行的存款很多,而贷款很少,银行的盈利能力就要打折扣。

  鲁政委表示,我国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存贷比的要求非常审慎。据他介绍,在国外一些银行的存贷比甚至超过了100%。而且,我国商业银行的存贷比统计口径也比较窄,“存贷比中的分母指的就是一般性存款,债券、同业存款等均不能计入在内”。(记者 孟凡霞 实习生 闫瑾)

参与互动(0)
【编辑:何敏】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