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变保单 银保忽悠接着在忽悠——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金融频道

存款变保单 银保忽悠接着在忽悠

2010年08月19日 18:24 来源:合肥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存款变保单,记者已经记不清楚有多少读者向我们这样投诉了。为什么这种现象屡见不鲜,它的背后到底有些什么样的秘密?

  昨日,记者几经努力,终于约访了一位从事银保销售的张小姐(化名),从她的口中了解了一些销售内幕。让我们惊愕的是,在省城银保产品的销售之中,竟大量充斥着信息的欺瞒、利益的追逐和从业者基本操守的缺失。讲述者的经历虽是个案,但希望这种视角带给我们的是警示和反思,而不是熟视无睹的麻木。

  近期,本报连续刊发《省城银保产品销售状况堪忧》、《被保险 老人骑虎难下》、《投诉趋多 奉劝在皖险企细掂量》等多篇追踪报道,引发社会热议,不少市民致电本报讲述“错买”经历。本报的专项调查也显示,近半受访者认为自己在购买银保产品时遭遇忽悠。

  银保忽悠并非一时之兴。本报《阿毛理财》专栏早在2008年就先后刊发多篇关于银保问题的报道,向广大读者详解银保销售的忽悠行为。其间,本地其他媒体乃至国内各大报章也对银保销售问题口诛笔伐。

  1

  感慨 忽悠成了顽疾

  据记者调查,目前银保代理渠道已占据了全省寿险市场的半壁江山,但银保代理存在非理性竞争,对整个市场带来了破坏。同时,从日常投诉及市场反馈情况来看,销售误导问题仍是投保双方发生纠纷的焦点。

  究其原因,记者发现银行往往理直气壮,把责任推向保险。毕竟,在银保合作中,银行处于甲方地位,保险公司必须依靠银行的渠道和客户把产品卖出去,实现规模的扩张。

  即使在利益分配的话语权上不如银行,甚至要看人脸色,替人背锅,但是多数保险公司都会偷着乐:短短几年,银保销售量占据业务总量的一半甚至更多。

  2

  根结 银保带来双赢

  银保合作,双方心照不宣:本质上,出借的不是银行场地而是品牌。

  采访中,许多市民告诉记者,他们当初都是冲着银行里的工作人员介绍、承诺和对他们的完全信赖。

  “保险产品在银行销售,银行就理应进行管理和监督。正如市场方不能无视商户短斤少两、假冒伪劣、欺行霸市。”省城一位长期关注银保问题的大学教授指出,“更何况一些银行是员工直接从事银保销售。”

  位于三孝口的一家某国有银行支行行长对记者表示,忽悠行为无疑让银行的招牌蒙羞,致使品牌形象打折。但是面对上级任务考核,面对保险销售中带来的可观的中间业务收益,销售几万元保险的提成相当于一个月工资收入,作为基层网点和网点的员工,肯定不会无视现实的压力和利益。

  “银行的品牌与之相比,显得很虚幻。”该行长介绍,银行基层员工大多三年轮岗,“即使他们忽悠了客户,也不担心几年后有客户找自己扯皮。”

参与互动(0)
【编辑:曹文萱】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