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严控风险 焦炭期货迎接首次交割

2011年09月01日 09:31 来源:经济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今年新上市的焦炭期货即将迎来首次交割。交割环节是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的连接点,事关期货市场的顺畅运行与功能的有效发挥。8月以来,焦炭期货价格一路下挫,多空力量对比悬殊,这让市场对于首次交割能否顺利完成产生了担心。大商所相关负责人对此表示,针对焦炭品种特点和期货市场运行规律,大商所设置了一套较为严密的风险防范体系,可以有效防范风险,确保焦炭期货的平稳运行。

  对于即将迎来交割月的焦炭期货1109合约,多位市场人士也表示,目前其持仓已经减少至1500手左右,合焦炭15万吨,而相对于全年超过4亿吨、月均接近0.35亿吨的焦炭用量,买方市场短时间内完全可以消化。

  焦炭期货自上市以来经历了几个阶段。从上市初开始至5月初,由于首个主力合约1109的挂盘基准价较低,加上“炒新”的传统吸引资金入场,与现货价之间的升水迅速拉大,导致价格出现回落。而在5月初,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使得焦炭跟随大宗商品暴跌。随后,“电荒”影响导致焦炭价格走高。但在“电荒”情况有所好转之后又逐渐回落。从6月下旬至8月初,下游需求维持高位,但焦炭开工率亦较高,使得焦炭期货价格基本在2270元/吨至2350元/吨的区间内震荡。

  临近交割月价格大幅下挫

  进入8月以来,焦炭期货价格出现一波大幅下挫。兴业期货分析师龙玲分析,主要是受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首先,在临近交割日时,期货价格将向现货价格回归。而在8月初,焦炭期货1109合约还在接近2300元/吨的水平,相对于当时每吨2100元左右的一级冶金焦现货价格,仍有较高的升水;第二,焦炭产量持续增长,统计局数据显示,7月份,焦炭产量3721万吨,增长19.8%。而下游钢材价格出现下跌,钢厂提价意愿较低。焦炭企业虽有提价需求,但在钢厂执行上又大打折扣,便是对价格上涨乏力的有力证明。而且南方钢厂焦炭库存普遍在一个月左右并不急于采购,市场对焦炭价格后市看淡;第三,8月初,由于欧洲债务危机、美国债务上限谈判等多重事件影响,国际国内经济局势复杂多变,大宗商品出现接连暴挫,焦炭价格亦难以独善其身。

  龙玲认为,考虑到现货企业的生产规模,焦炭期货合约设计为每手100吨,从而更加顺应企业的交易习惯。且从金额上计算,每手焦炭合约所需保证金2万多元,期货市场中有不少品种保证金都大于焦炭。焦炭期货在经历了上市初期的“炒新”之后,成交量有一定下降,但作为上市才4个月的新品种,焦炭期货的成熟还需要一个过程,投资者也需要时间对焦炭期货有更多的了解。目前来看,1201合约的持仓量出现增长,表明有更多的投资者逐渐参与焦炭期货。

  “近期焦炭9月合约走势疲软的原因是市场上买卖力量不均衡。”冠通期货焦炭部经理张海亮认为,在焦炭期货上市后,几乎所有的期货公司都全力以赴开发焦炭厂客户,向它们广泛宣传焦炭期货的保值、价格发现和规避风险等功能,而对焦炭的消费企业钢铁厂不够重视,导致钢铁企业参与力度有限,未能与焦炭企业形成相对平衡的套保力量。

  交易所“把关”严控风险

  据介绍,与大商所其他上市品种相比,焦炭期货实行了更加严格的限仓制度。焦炭的市场规模很大,大商所在参考现有大宗商品期货制度的基础上,将期货公司会员持仓限额的基数设为5万手。对焦炭期货运行不同的时期施行分阶段阶梯式限仓,在距离交割月较远的时期,保持一定规模的市场流动性,满足焦炭期货服务实体经济功能需要,保证正常的套期保值交易顺利进行;在临近交割月份,严格控制合约持仓,有效防范市场运行风险。

  2008年底我国60家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已安装焦炉的生产总能力约1.7亿吨,平均产能284万吨,折算至每月大致相当于24万吨,于是焦炭期货一般月份的持仓限额设为2400手。随着交割月的临近,将钢厂焦炭年均缺口折算至每月,交割月前一个月的焦炭合约持仓限额设置为900手,基本可以满足企业需求。进入交割月份,将独立焦化厂年均产能折算至每月,将焦炭合约交割月持仓限额设置为300手,这样焦炭持仓从2400手下降至900手,再降至300手,下降梯度为8:3:1,比大商所现行品种下降迅速。总体上,焦炭期货的限仓额度属于从严执行,旨在有效防止实物交割前的逼仓风险。

  张海亮认为,焦炭期货合约设计规范合理,买方、卖方和交割仓库三者通过质检机构得到平衡:无论出库、入库,只要质检机构认可,均可交割,不存在合约设计偏向于任何一方的可能。“在交割环节,交易所引入权威的第三方质检机构、设计仓库远程视频监控、可事后追溯质量争议等特殊措施防范交割风险,从而使焦炭期货形成了贯穿交易、交割的较完善的风险防范体系,确保了焦炭期货上市以来的平稳运行。(刘溟)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孟欣】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