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保证金存款缴存新政实施 抽水2000亿影响有限

2011年09月06日 09:11 来源:广州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我国部分银行机构昨日迎来保证金存款纳入准备金缴存范畴的首个缴款日。但综合多方因素,此举对市场影响相对有限。据机构估算,昨日银行缴款近2000亿元,基本被公开市场到期资金对冲。昨日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上涨67.54基点逼近5%,银行股跌幅也相对有限。

  缴款时间和比例

  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五大国有银行和邮储银行:

  从9月5日起分3个月按照应缴额的20:40:40比例缴存;

  其他银行:

  自9月15日起分6个月按照应缴额的15:15:15:15:20:20比例缴存。

  对冲缴款压力的因素

  缴存时限为6个月,资金压力将平滑至每个月当中;

  每个月将有2000~3000亿元外汇占款增量而产生的流动性。

  据新华社电 保证金存款是金融机构为客户出具具有结算功能的信用工具,或提供资金融通后按约履行相关义务,而与其约定将一定数量的资金存入特定账户所形成的存款。

  央行数据显示,截至7月末,金融机构的人民币单位项目下保证金存款余额为44222.36亿元。大型金融机构保证金规模约16000亿元,中小型金融机构约28000亿元。

  外汇占款对冲缴款压力

  根据央行此前下发的文件,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五大国有银行和邮储银行从9月5日起分3个月按照应缴额的20:40:40比例缴存,其他银行则自9月15日起分6个月按照应缴额的15:15:15:15:20:20比例缴存。根据部分上市银行已披露的半年报,粗略测算,在未来半年时间内,银行体系将有约9000亿元资金上缴央行,而本周五大商业银行需上缴的资金相对有限。

  沪深股市5日午盘收盘跌1.5%以上,不过相比其他板块,五大银行股票跌幅相对有限。

  专家指出,考虑到保证金存款缴存时限拉长为前后6个月,故其给市场带来的资金压力将平滑至每个月当中,再考虑到每个月将有2000~3000亿元外汇占款增量而产生的流动性,因此保证金存款缴存政策给市场整体造成的资金紧张压力并非如投资者最初想象的那么大。

  “经测算,金融机构累计每个月的上缴量将低于每月的外汇占款增加额,故在今后不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前提下,采取这种方式对冲流动性的回笼规模并不算大。”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指出。

  专家指出,在当前通货膨胀压力没有缓解的情况下,利用“保证金存款纳入存款准备金的缴存范围”的方法,可以达到控制银行表外融资规模的效果,同时也可起到上调准备金率回收流动性的效果,为整个宏观调控大局服务。

  加息概率将大大降低

  李迅雷认为,在目前外汇占款回落的背景下,该举措将起到对冲流动性的作用。“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已无必要,加息概率也将大大降低。如果下半年CPI持续回落,货币政策相当于‘利空出尽’。”李迅雷指出。

  资金面 前半周略紧 后半周将改善

  本报讯 (记者潘彧)昨日,六大行开始补缴保证金存款的准备金。中国货币网数据显示,昨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和银行间市场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都出现全线上涨,其中7天品种上涨最为明显,7天Shibor上涨67.54基点,而7天加权平均利率涨67.58个基点,双双逼近5%。

  据悉,本周公开市场到期量达到1760亿,较上周猛增1490亿元,为9月份到期量的近一半。

  平安证券固定收益事业部5日发布研报称,9月5日要上交的存款准备金数额大约为2000亿元,两相对冲之后,对于资金面影响较小。但时间上的错位可能使得前半周资金面略紧,后半周将明显改善。

  今日发行30亿元央票

  另据公告,央行将在今日发行30亿元的1年期央票,比上周的10亿元增加两倍,虽然脱离了地量,但仍然处于较低水平。

  业内人士认为,当前流动性不算紧张,但后市预期偏紧,预计一年期央票发行收益率仍可能持平于上周。央行未来在公开市场操作是否放量将直接影响市场对9月资金面的预期。

  浦发银行资金总部发布报告认为,本周公开市场预计仍将实现净投放,但央票及正回购发行量将较上周有所提高,总体仍将保持较为宽松的水平。此前,央行公开市场已经连续7周净投放,累计达2440亿元,其中上周净投放金额为250亿元。

  有消息人士称,央行本周或将增加7天期和14天期的正回购操作。市场人士认为,这有助于对冲近期公开市场大量到期资金,并能更好满足季末及“十一”国庆长假等时点对资金的需求。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孟欣】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