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评论:此“债”非彼“债” 经济复苏应无虞

2011年09月13日 17:01 来源:中国证劵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常清 张晓磊

  主权债务问题后续发展是否会像次贷那样引发危机,进而使得市场再度从复苏直接进入衰退?应当看到,此债务危机非彼债务危机,二者在本质、内在机理和整体宏观背景等多方面都存在差异,我们完全没有必要过度担忧,甚至动摇对经济前景的信心。

  存在本质差异

  次贷全称是美国房地产市场次级按揭贷款,相对于资信条件较好的按揭贷款而言,此类贷款自身的资信条件较“次”。而主权债务是指一国以自己的主权为担保向外,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或其他国家借来的债务。两者的担保基础存在明显的优劣差异,主权债务的担保标的是国家主权,这样的担保标的保证了债权的可靠性与稳定性。同样,作为一国主权标的债券,其违约风险大大低于次级贷款违约风险,所呈现的波动也要相对稳定,自身出现大幅波动引发剧烈震荡的概率也就更加的小。所以,从债务标的差异和违约主体的不同来看,这种本质性差异决定了主权债务问题的解决将会更加稳健,受到政府的支持力度更大,后期的保障性也更强。主权债务问题所带来的市场直接冲击性因此会更小。

  所处经济周期不同

  次贷危机出现的大背景是在经济过度繁荣期,而现阶段和当时有着天壤之别:整体经济处于复苏阶段是一致共识,众多市场也都正处于波折的恢复过程之中。在恢复过程中出现的主权债务问题绝非如繁荣期次贷事件那样始料不及,能在短期对市场造成大规模的影响,并且加速扩散引发系统性的恐慌。所以,其对经济产生的影响深度以及持续潜力均受到经济面大背景的限制。在缺少了孕育金融危机所必备的肥沃土地条件下,现在的事件影响更客观的说应属于金融动荡范畴,而非金融危机的概念。

  影响深度不同

  次贷危机的产生有着特殊而复杂的背景,危机影响存在持续强化作用与传导扩张性。美国经过持续的信贷宽松、金融创新以及房地产和金融市场的上涨后,市场潜在风险的酝酿时间相对较长。而次贷本身的迅速扩张导致了风险的大规模蔓延,加之监管步伐未能迅速跟进金融创新的速度,使得风险深度逐渐加强。在美联储货币政策由松至紧的转化过程中,经济运行的信贷环境出现转变,特别是房地产价格出现停滞回落,相应的风险从房地产源头开始传导,并经过层层强化、级级传导迅速蔓延开来。

  相对于次贷危机,主权债务问题的出现是在全球性危机背景下,由于众多国家采用举债的常态措施应对危机以渡过难关,国家赤字上升成为众所周知的问题。截至2011年5月16日,美国国债触及国会所允许的14.29万亿美元上限。虽然在8月2日到期前,美国众议院和参议院通过了提高美国债务上限和削减赤字的法案,未能实质性引发债务违约。但是,引发人们担忧的情绪却在持续蔓延,借由国际评级机构标普将美国长期主权信用评级由“AAA”降至“AA+”的负面展望,全球股市经历了一轮大幅跳水。更加引发了投资者对系统性风险的恐慌以及经济再次探底的担忧。从引发违约诱因的隐蔽性和传导性上看,主权债务问题的影响都将会相对较小,加之国债自身较小的波动性,其对经济的直接冲击也不大。这种引发原因和传导机制上的本质差异,决定了债务危机的实际影响性远远不如次贷危机。(常清系中国农业大学期货与金融衍生品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张晓磊为金鹏经济研究所所长)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曹文萱】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