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中国急需外汇储备的常识普及

2011年09月14日 14:55 来源:环球时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意大利政府请求中国购买其“相当大数量”国债的消息,在世界媒体上不胫而走。中国该不该买意大利的国债,不仅是金融问题,在中国互联网上,它还经常变成“政治问题”。一些看似有道理,实则很荒唐的问题不断被提出来。比如:中国为什么不将这些外汇用于国内的民生,而非要买外国的国债?这些质问的一轮轮升高已经触及政府决策的合法性。是时候对公众做一个通俗而完整的解释了。

  外汇储备主要来自进出口顺差等,创造顺差的都是中国企业,他们或者将外汇卖给中央银行,或者留在自己的账上。但这些外汇都不属于中国政府的财政收入,是中国政府不能花的钱。中国政府的唯一义务也是责任是,对其控制的那部分外汇储备进行保值和增值性看护,确保这些外汇对应的那部分购买力不是虚假的。

  这就像社会的养老基金等公益性资本,保管者无权使用它们,他们的任务就是使其保值增值。这些基金可以存在银行,做购买国债等保险系数高的投资,但不能被用来扶贫济困,做与该基金设立目标无关的其他公益事业。

  但普通公众中能搞明白国家外汇储备性质的人很少。即使是一些领导干部、企业家以及非金融领域的专家,也常常被外汇储备管理的复杂头绪绕进去,把在国内使用外储和增加财政赤字搞混,认为中国可以“创新”外储的使用方式,将它们直接用于发展国内的民生。曾有地方高官表示:给我们1000亿美元,我省的问题就都解决了。但这和说把国家银行的养老金都给那个省用,其荒唐度是一样的。央行已经把这1000亿美元折成人民币给了赚钱的企业,如果再给一个省,等于是给了2000亿,这会导致严重的通货膨胀。

  从没有一个国家的外汇储备数额像中国这样巨大,而且大多由国有银行保管,民间的储备额微不足道。要让这些外储保值增值,有多种投资渠道,其中购买美国等大国的国债,受损的概率比较低。但当前恰是各大国的主权信用风雨飘摇之时,也是中国国内用钱最紧的时候,中国公众金融常识的匮乏和互联网带来的意见表达热情偏偏又撞在一起,政府该怎样使用外储,真是有十张嘴也说不清。

  但这又是必须说清的事情,否则外储越多,政府围绕它的表现看上去就越“古怪”。专门负责外储运作的中国投资公司就会被千夫所指,它的正当业务就会被说成“鬼鬼祟祟”的。它投资赢了还好,一旦有任何闪失,就会成为国家形象无法承受的“丑闻”。

  把外储的性质对公众说清楚,并非很难。但是第一,政府应当有这方面的强烈愿望,要让外储的使用不断增加公开及透明度,同时对外储的保值增值实行追责制度。循这个大思路,就外汇储备做一场面向公众的常识普及很有必要,这是发达国家没做过的事情,今天中国的“特殊位置”,在逼中国搞一场“特殊教育”。

  第二,中国的经济学者们应当就外储说真话,说实话。一些著名经济学家鼓吹要将外储用于国内,甚至由老百姓“分掉它们”,这些有悖常识的“专业主张”,大概只有在缺少金融常识的社会里才能吃得开。

  如何使用外汇储备首先就是金融问题,但处理不好,它的“政治化”将不以少数明真相者的意志为转移,而且这种“政治化”正在中国舆论场上逐渐上演,展开。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孟欣】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