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金价再次跌破“千八” 黄金投资莫投机

2011年09月21日 10:39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在最新一轮的黄金下挫中,金价再次跌破“千八”大关。当前全球金融市场依然动荡,欧债危机升温,但天然“避风港”黄金却没有应声而涨,反而出现了涨落不定的“飘忽”走势。

  业内专家提醒,“过山车”行情反映了黄金市场投机情绪加重,投资者应规避风险,侧重“真金白银”的实物投资。

  黄金大涨大跌,再次跌破“千八”

  2011年第三季度以来,国际黄金市场迎来了自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最为激烈的行情,沉寂在每盎司1500美元附近多时的金价突然启动,并在欧、美债务危机一浪接一浪的高潮中反复突破,冲破每盎司1900美元大关。

  但在近一个月中,黄金市场出现了罕见的暴涨暴跌的“过山车”行情,不但在短短二十多天里,国际金价两次突破“千九”大关,而且在历史顶峰过后,金价迅即陷入低谷,出现了四次跌破每盎司1800美元关口的行情,更出现了一次狂跌200美元,直破“千七”的“蹦极”行情。

  黄金专家蒋舒认为,目前黄金市场异常“敏感”,行情可谓一天一变,甚至一天几变,投资者应该对快速涨跌有心理准备,尤其近期欧债危机出现新进展,美联储量化宽松预期再生,金价可能再次出现上百美元的起伏。

  大陆期货宏观分析师施梁也提醒,目前黄金走势并不明朗,随时可能出现变化,如本周开的美联储议息会议,如果再次引起市场对于QE3的预期,黄金也可能瞬间暴涨,但如果美元走强,黄金也可能突然暴跌,所以黄金市场波动风险正在放大。

  欧债危机走向成“引爆器”

  19日,国际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公司将意大利主权债务评级下调一级至“A/A-1”,前景展望维持负面,此举令欧洲债务危机雪上加霜,也令欧美经济前景再添不确定因素。有消息称,另一家评级巨头穆迪也有可能在近期降低意大利主权债务评级。

  上海金业分析师金多利认为,目前欧债危机将对黄金市场产生三方面影响:

  首先,欧债引发市场忧虑情绪支撑高金价。今年以来,随着欧债危机的持续深化,欧元区经济大幅放缓,市场对欧债违约、全球经济走弱的忧虑情绪不断升温。以黄金为首的各类避险资产受到市场的持续追捧。

  希腊违约,意大利、西班牙债务危机的深化乃至部分国家退出欧元区是时刻蒙在市场上的阴影,也是支撑黄金长期多头市场的基本因素。

  其次,欧美经济分化,美元或打压黄金上涨。欧元区经济在欧债危机的拖累下,日显疲态。但美国虽然失业率仍处在9%的高位,但其工业产出、企业利润都表现良好,仍处在复苏通道中。

  美元强势回调对以美元计价的现货黄金而言形成了一定压力。近期现货黄金和美元的逆向走势就反映了这一趋势。

  第三,瑞郎、日元避险功能减弱,黄金将高位震荡。在世界经济前景季度不明朗的现况下,资金偏好风险较小的瑞郎、日元、美元、美国国债以及黄金等避险资产。但近期瑞士央行对瑞郎的强势干预和日本央行对日元干预的传闻令瑞郎和日元传统的避险功能大打折扣。而近期作为避险资产,美元、美债风头盖过黄金,所以出现了黄金大跌。

  “综合来看,欧债危机进程导致黄金走势的复杂化,但金价走势,关键还是要看美元脸色。”金多利说。

  不变应万变,投资选“真金”

  黄金业内资深专家刘山恩分析,近期黄金市场出现的暴涨暴跌行情,未来一段时间还可能延续,并成为近期行情的主要特点之一。“目前黄金、铂金基本处于同价位,而且黄金长了白银并没怎么涨,可见随着全球金融市场深刻变化,黄金的金融属性越来越突出,而其他贵金属相比之下却显示出了商品属性,所以目前金价大幅振荡,并非由于实际供需所导致,而是炒作资本的意愿。在这个市场中,普通投资者的风险太大,应更多选择实物黄金进行保值避险,降低风险,稳定资产。”

  另一位业内专家也说,近期黄金市场已经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多空博弈行情,也就是主要看投机资本走向来决定金价,在这种背景下,一般散户已经非常难操作,风险因素大大加强,他建议,“不如以不变应万变,抓住黄金投资的关键,转向实物方式,只有握有真金白银,才能分享黄金长期向上的红利。”

  中国黄金协会副会长张炳南说,目前世界黄金市场牛市格局未变,还是有很多因素支撑金价向上,但短期波动风险不容小觑。与此同时,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世界第一产金大国和第二黄金消费大国,预计今年黄金产量和消费量将分别突破350吨和700吨。目前全球黄金市场的中国因素正在加强,如果“藏金于民”的理念更加深入,更多中国投资者转向实物黄金,不但提升了居民资产的稳定性,也加强了中国的黄金“话语权”。(陆文军)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曹文萱】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