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量化救助”是拯救欧债必由之路

2011年09月29日 11:45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一、偿债能力风险撼动欧元信心

  1、从流动性风险到偿债风险

  欧元区经济增速放缓,加上9月到来的偿债高峰给投资者信心带来较大冲击。审视PIIGS五国2011年债务偿还状况,尽管上半年偿还压力大于下半年,但7-9月为下半年偿还高峰,其中9月PIIGS总计偿债金额为615.84亿欧元。

  追溯历史,为应对2008年次贷危机,包括欧元区在内的各国大举宽松财政及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复苏。在微观金融机构去杠杆化的同时,为刺激消费而采取的宽松财政成为欧债危机导火索。

  宽松财政造成一般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持续上升,而经济增速未能恢复至危机前的水平,导致政府债务杠杆持续恶化。希腊债务占GDP比重一度达到142.8%,远超过60%的安全债务边界。

  2、偿债能力恶化

  一般政府支出大于一般政府收入是偿债能力下滑的直接原因,特别是福利支出在一般政府支出中占比过高,且存在下调刚性。当经济增速持续放缓时,财政收入无法弥补高额支出,必然导致政府债务恶化,赤字及债务占GDP比重持续攀升。

  高福利支出而经济基础薄弱是导致包括希腊、爱尔兰等欧元区国家财政赤字占GDP比重上涨过快的主要原因。即便经历了多次赤字削减计划,欧元区主要国家一季度社会福利支出占一般政府支出比重仍普遍超过40%。

  对于欧元区重债国而言,量出为入或量入为出的平衡财政短期内都难以实现。一般政府支出收入比持续攀升成为希腊、意大利等国偿债能力恶化的重要标志。

  3、2012年再迎偿债高峰

  根据彭博社统计的欧元区主要国家债务(本息和)到期情况,2011-2012年,欧元区主要国家债务偿还压力较大,2012年为各国偿债高峰,PIIGS五国到期债务总额达到4485.4亿欧元。除希腊外,2013年之后欧元区各国到期债务还本付息压力逐渐趋于稳定。

  欧元区债务危机爆发及随后的债务救助对主要债务国家赤字削减压力,将在短期内拖累主要债务国家经济增速,导致债务占GDP的比例在短期内不见回落,反而上升。因此,欧元区主要国家在2012年必然再次面临债务负担恶化的境地。

  主要债务国到期债务能力风险上升带来的违约风险必然导致欧元区及相关银行或有债权损失,导致金融体系动荡。欧洲银行压力测试后得出的数据显示,除了各债务国国内银行外,法国、德国所持有的意大利、西班牙、希腊、葡萄牙和爱尔兰主权债务,占五国债务总额比重的10%和9%。其中,德国银行持有的希腊、葡萄牙和爱尔兰债券总额为119亿欧元,而持有的西班牙和意大利债券则分别为183亿和349亿欧元;法国银行持有的希腊、葡萄牙和爱尔兰债券总额为157亿欧元,而持有的西班牙和意大利债券分别为93亿和411亿欧元。若意大利和西班牙债务进入危险状态,对资金链的冲击更大,债务危机传染加剧的可能性更高。

  二、量化救助是欧元区必由之路

  1、单一国家退出成本远大于收益

  希腊官方表示,按照目前偿债安排,10月份希腊资金储备将被耗尽。在经济增速趋弱、一般政府支出比重难以下降的情况下,这意味着未来到期债务难以偿还,走向违约。市场对希腊退出欧元区的呼声似乎也越来越高。同时,欧元区领头羊德国退出欧元区的言论也甚为流传。然而,无论是希腊还是其他国家,退出欧元区都要付出重大的经济、社会、名誉和战略成本。

  对于希腊而言,希腊的银行必须脱离欧元区银行体系,发行新货币必然会面临挤兑风险,严重干扰企业营运,经济增速会加速下滑,甚至面临国家破产境地。而欧洲各银行所持有的希腊债券,则将面临全部4000亿欧元以上的亏损。如果加上前期对希腊的两轮救助,希腊的退出成本仅欧元区承担规模将会超过6000亿欧元以上。同时,希腊退出欧元区带来的示范效应或进一步导致欧元及欧元区经济的不稳定,对全球经济贸易势必产生剧烈不利影响。

  对于欧元区领头羊德国而言,退出欧元区的可能性更是微乎其微。若德国退出欧元区,重新启用德国马克,则必然面临马克大幅升值的压力,对德国出口形成极大抑制。同时,退出欧元区所导致的货币发行成本、税收波动及欧元区贸易成本均将出现极大上扬。

  瑞银测算显示,若弱国退出欧元区,将导致主权违约、银行体系和国际贸易崩溃,首年成本为GDP的40-50%;而若是强国退出,则将带来银行资本重组和国际贸易的崩溃,首年成本是GDP的20-25%。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曹慧敏】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