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核裁军新约 迈向“无核世界”的第一步——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际新闻
    美俄核裁军新约 迈向“无核世界”的第一步
2010年04月12日 14:20 来源:瞭望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裁减下来的武器如何存放与销毁,裁军过程中所需的巨额资金如何筹措,如何对双方视为最高国家机密的核武库进行核查等,都还存在着种种悬疑

  4月8日,在经历了一年多的谈判后,美国总统奥巴马与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在捷克首都布拉格签署了《俄美关于进一步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措施的条约》。新条约将替代已于2009年底到期的《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这是一份“近20年来最为全面的军控协议”。

  尽管新条约的详细文本要到4月底才能最终公布,但是根据双方领导人达成的共识以及相关报道,新条约是一份一揽子协议,包括约20页主体文本、100~150页的议定书和技术附件,所有这些都将具有法律约束力。

  这份核裁军新约具有几个显著的特点。首先,新条约的达成将使双方核武器的数量大大减少,削减力度明显,且弹头的计数方式也发生了变化。条约规定,美俄各自部署的核弹头数量上限为1550枚,核武器运载工具数量上限为700件。这与1991年条约规定的6000枚和1600件相比,在数量上是一个显著的变化和减少。至于弹头的计数方法,新条约改变了不同类型归属的计数规则,采取实际负载的计数方法,并可以通过现场核查进行监督,这使得双方可以在同一类型运载工具中部署不同数量的弹头。其次,新条约规定了一套有效的核查机制,该核查机制相对简单,这使得任何违反协议的重大军事行动能够及时被发现。新条约简化了规定的各种程序,减少入侵性核查措施。条约还要求双方交换有关其战略力量的数据,并相互通报有关其部队的某些变动情况。最后,新条约还包含一个一般性的条款,允许双方在国家最高利益受到损害时退出条约。

  美俄核裁军谈判可谓一波三折。在经过了马拉松式的谈判后,双方最终达成了协议,这与冷战后不断变化的国际大环境和两国不断调整的国内小环境紧密相关。

  就国际大环境而言,冷战结束后,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原先的两极格局不复存在,美俄(苏)之间关系转向了合作与斗争并存的正常国家关系,确保相互摧毁的核威慑战略已不再适用。整体来说,现存的核不扩散体系在主要核大国间得到了遵守,但是问题重重,不断有新的国家已经或者试图迈过核门槛,核武器也出现了新型化、小型化和实战化的趋势。

  就两国的国内环境而言,维持、管理和保养庞大的核武库而又无法投入实战使得两国投资巨大,不堪重负,两国都有“减负”的愿望,将节省下来的经费用于经济建设或者其他军事武器和技术的开发与利用。近年来,俄罗斯领导人一直特别重视其核武库建设,但主导思想是减量求质。“9·11”之后,美国也认为恐怖主义是头号敌人,对美国的国家安全构成现实威胁,从而逐步调整其核政策。奥巴马上台后,又提出了无核世界的设想。所有这些都为俄美签订新的核裁军条约创造了条件。

  此外,双方之所以选择4月初签约是因为核安全峰会以及联合国《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审议会议即将召开,美俄两国(尤其是美国)希望通过这一举动起到“表率”和“示范”作用,说服其他核国家跟进,进一步裁减各自核武库来推进国际防止核扩散的进程,并减少无核国家对核战争的担心和忧虑。

  谈判意味着妥协,妥协意味着让步,俄美核裁军的谈判亦是如此,“新核裁军条约从总体上说是充分和平衡的条约,达成了双方都能接受的妥协”。综观之,双方谈判的分歧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削减的数量,二是运载工具,三是核查机制及其透明度问题,四是核裁军问题是否与美国部署反导系统挂钩。

  就削减数量而言,涉及核弹头数和运载工具数两方面。俄罗斯运载工具较少而弹头较多,希望限制美国的运载工具数量,美国则希望保留较多运载器和较少实战部署的弹头。最后的妥协结果是不将具体的数量明确化,而仅仅规定了一个模糊的限制数额,在运载工具上有利俄罗斯而在弹头数量上则偏向美国。

  就核查机制而言,双方争论的焦点问题是导弹发射时遥测装置是否应该加密以及驻厂监视是否必要。俄罗斯指出驻厂监视已经没有必要,也可以不对编码加密,但美方必须向俄方公开美国反导系统设备的遥测数据,而美国则表示反对。最后的平衡是各方每年最多可交换5次导弹试验的遥测信息,美国也撤走了在沃特金斯克的监视小组。

  而关于裁军与反导问题挂钩问题,俄罗斯认为美国的反导系统将打破双方的战略平衡,在东欧部署反导更是直接对其国家安全构成威胁。而美国则强调这两个问题不应关联在一起,其反导也不是针对俄罗斯。最后,俄罗斯作了让步,不再坚持其观点,新条约将不包含限制美国反导系统的条款,但是声明如果美国继续坚持在欧洲部署反导防御系统的计划,俄罗斯将有权单方面退出新的核裁军条约。

  尽管俄美首脑签署了新的核裁军条约,但条约能否得到两国议会批准,裁减下来的武器如何存放与销毁,裁军过程中所需的巨额资金如何筹措,如何对双方视为最高国家机密的核武库进行核查等,都还存在着种种悬疑。面对着这些悬疑,人们只能说,新条约签订了,很好,很好。这可以看作是迈向无核世界的第一步。□

  (文/江涛 作者为中央财经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国际政治系主任)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