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泽厚:西方真正了解中国还要100年——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际新闻
    李泽厚:西方真正了解中国还要100年
2010年01月06日 10:05 来源:中青在线-青年参考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上世纪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哲学家、美学家李泽厚是中国思想界的一位先锋人物。他所著的《批判哲学的批判》、《美的历程》等,曾在中国知识界产生广泛影响。

  2009年12月初,年近80的李泽厚在京接受了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总编辑张力奋的采访。以下是张力奋对李泽厚的部分采访内容。

  西方了解中国还要很长时间

  我(李泽厚)是1992年1月份出去的(从北京去美国科罗拉多的一个大学教书)。从1993年开始,每年回国一次。我二三十年前出的书,现在还在卖,而且卖得不错。《批判哲学的批判》是1979年出版的,《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也是1979年出版的,《美的历程》1981年出版。几部思想史的书也都是上世纪80年代出的。

  有篇文章说我在美国宣传儒学,我从来没有宣传儒学。我认为外国人真正要了解中国至少是50年、100年以后的事,我是这么看的。他们了解中国,就如同看电影《孙悟空大闹天宫》,图个热闹。我1993年在德国的时候就说过,西方了解中国,跟我们了解他们是不成比例的。我们找一个中国知识分子,不管是基层干部或者是其他什么背景,让他从古到今举出20个外国人的名字,都能说得出。我想在德国,除了搞汉学的教授,有多少人能举出20个中国人的名字?为什么?就是他们认为不需要了解中国。就好像我们认为不需要了解肯尼亚、厄瓜多尔一样。不需要,是因为它的存在与我们没关系。现在中国走向世界。我对中国经济是乐观的,当年我讲过,书上也说过,现在“中国制造”越来越多。中国的存在对世界开始有影响,这次金融危机中特别看得明显。因此西方慢慢开始感觉需要了解中国了。但要到一般外国老百姓的层面,还早得很,他们顶多了解些经济情况,文化上还早。一幅梵高的画卖多少钱?我们一幅最好的画卖多少钱?相差太远了。所以了解中国要很长的时间。在国外,《红楼梦》有几个人在看?没兴趣的。我的书,你翻译不翻译没关系,或者说,我的书是为未来写的,未来会有外国人读。现在不会,还早。

  现在谈“中国模式”为时太早

  老实讲,我很顽固。人家问我,出国十年,看法上有什么改变,我觉得没有。以前的看法,现在还是这样。最近,有关“中国模式”的文章,只是个大学生水平,没有什么本质的东西。十多年前,我写过一篇文章。是1995年4月在广州中山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的讲演,这里面的观点跟我现在的看法,基本是一样的。现在看了,完全可以不改。在《告别革命》一书里,我把政治民主摆在最后一个。

  你刚才提到“中国模式”,我是赞成有中国模式的。中国若能走出一条既不同于过去社会主义,也不同于现在资本主义的新路,会对人类作出贡献。但是这样的“第三条道路”现在还没有看到,谈模式还为时太早。

  我曾跟一个年轻朋友讲过,经济进步是很难的,这几十年中国实行的市场改革机制很好,经济发展有很大进步。我认为,政治意识形态的改变相对经济发展是比较容易的,再稍微深一点就起来了,这就看当政者的智慧。我知道,你的看法正好相反。(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2009年12月31日)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