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平其俊风波”背后的网络精神缺陷——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长沙晚报:“平其俊风波”背后的网络精神缺陷

2010年06月30日 15:35 来源:长沙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平主任被人肉了,有人举牌要其走人、接匿名电话、精神恍惚、不敢回家、妻子哭泣、孩子不能上学。”在江西采访抗洪的央视主播李小萌,昨天早上发了这样一条微博。平的同事向南都记者证实了李小萌的说法。6月21日,江西防总办副主任平其俊与央视新闻频道《24小时》栏目的一段现场连线,因“官腔浓厚”而让他陷入舆论声讨的漩涡。(6月29日《南方都市报》)

  接受央视记者连线那一刻的平其俊,的确乏善可陈,他训练有素的浓厚官腔,让老百姓感到很不爽。但是,事态的演变表明,这场声讨已然局部走形、发力过甚。对照平其俊履责过程中的可咎之处,进行所谓“人肉搜索”,实属罚不当“罪”,从中,我们可以再次领教网络有多“凶猛”。

  今天这个技术时代,已经没有人会否认网络波澜壮阔的巨大威力,一些官员们纵然胆敢以身试法,却未必敢以身试“网”,与之同时,一些“姐姐”们主动委“身”于网,能够如愿以偿地一帖成名,这在过去拿钱都买不到。

  不缺少战斗力的网络,并非什么都不缺。“平其俊风波”的升级、异化与变味,再次向我们揭示,网络力量当前亟需一种收放自如以及方向调控的良好素质,而不是一味“凶猛”,蛮打蛮干。强势的网络一旦用其所长,黎民得益,社会得益,邓玉娇、周正龙、“躲猫猫”、“钓鱼执法”等火爆一时的众多网舆事件无不皆然。在拨乱反正、去伪求真的不懈斗争中,网络力量的执著与无畏精神,让我们为之动容;反之,棍棒乱舞之下,“史上最毒后妈”之类的网络冤案,又让我们无法不愧对这个时代。

  应该承认,以舆论监督为原动力的“网络精神”是社会进步的重要产物,也是推动社会向未来更高层次进步不可或缺的一支新生力量。当前,“网络精神”的总体诉求是积极的,各级政府大力推行网络问政,正是基于对这种积极意义的肯定与呼应。但中国有句老话: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网络在拓宽民间表达渠道、提升民众话语权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放大了过去存在的一些弊病。过去“三人成虎”尚且不易,今天一个人坐在电脑前可以轻轻松松成就“三虎”,同等力量支撑之下,真相与假相都不难达到极致。

  制恶与扬善,是“网络精神”最突出的两点。平其俊的“官腔”众人皆厌,有的放矢,当批则批,但是一码归一码,其害根本不足以与“人肉搜索”这样的极端治理方式匹配。当以扶弱济弱为己任的舆论监督自身异化成恃强凌弱的工具,当以恶制恶成为网络监督的一种通行手段,我们期待中的那种纯正而健康的网络精神将会遥不可及。

参与互动(0)
【编辑:刘羡】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