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治水遵循自上而下 资金紧张致中小河流失治——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中国式治水遵循自上而下 资金紧张致中小河流失治

2010年07月01日 10:5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中国式”治水

  发生于江西抚州的唱凯堤决堤,与1998年长江九江决堤何其相似。

  12年以后,“超历史”的洪水重来。长江的汛期伊始,而鄱阳湖的汛期远未结束,江水与湖水,洪峰相撞。

  1998年的洪水暴露了长江大堤防线之疾。而这一次的江西抚州,唱凯堤的决堤却让中小河流失治的问题摆上台面。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第一时间赶到溃堤现场。3天后,原计划6天完成的堵口工程,提前一半时间合龙。而在1998年,亦是在时任总理朱基的三次关注下,长江大堤最终达到了一流的设计、一流的施工和一流的质量。在长江特大洪水过后,中央愈发加大了对长江堤防建设的投入。短短几年间,长江堤防建设投入已超过之前半个世纪投入总和的10倍。

  中国式治水自古遵循自上而下监工督办的逻辑。唯如此,一切问题才能升格到最及时、最重视的程度。一如朱总理每次视察完九江大堤时所说——“我还会再来的!”这个国家级的压力成为一流质量的保证。

  进入今年,大灾连连,从年初大旱到年中大水,一次次中国式救灾的奇迹,展现了举世罕见的救灾能力。

  现如今,时隔12年,又见总理治水。但中国要思考的是,怎样才能跳出总理治水的轮回呢?

  追问唱凯决堤

  “超历史”的洪水,最终选择了质量不达标的河堤作为出口

  本刊记者/刘刚 (发自 江西抚州)

  2010年6月21日,傍晚6点30分,50年一遇的洪水,终于像一头脱缰的猛兽,撕开了设计能力抗20年一遇洪水的唱凯堤。但遗憾的是,调查表明这座抗20年一遇洪水的大堤事实上多处不达标。

  决口后,堤内4个乡镇十余万人受灾,稻田一片汪洋,乡村成为泽国。

  这让国人不由得联想到了12年前的九江大堤决口,同样是在江西,同样是在决堤后表明质量多处不达标。

  6月2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亲自撑伞来到唱凯溃堤南岸现场,了解灾情,并为抢险救灾人员鼓劲。3天后,原计划6天完成的堵口工程,提前一半时间合龙。

  在江西抚州抗洪通报中,决堤的原因是“洪水超历史”“堤身堤基土质差”,再加之“决口处为迎流顶冲位置”。

  然而,天灾背后不容忽视的是,地方水利配套资金不到位,让唱凯堤不得不面对“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无奈现实。

  唱凯堤决堤,不单是江西,也是中国众多中小河流失治的一个缩影。

  多次决口的历史

  唱凯堤在抚州市的堤防工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抚州位于江西省东部,东挨福建,南接赣州,北临鄱阳湖。江西第二大河——抚河,自南向北,穿城而过。

  抚河全长312公里,发源地赣南三县城,最终流入鄱阳湖。抚河上游山地,中游平原,所流经的抚州区域水患较多。唱凯堤正是抚河的堤坝,主要是防治中游和下游的水患。

  根据《唱凯镇志》记载,唱凯堤修于中华民国25年即1936年。目前全长81.8公里,是临川,也是抚州市最大的圩堤,属于江西省18段可保护10万亩以上土地的圩堤之一,也是江西省最大的九条河堤之一。在唱凯堤内,是抚州市临川区5个乡镇的13万亩田地和14.5万人口。

  大堤建成初期,仅能防御8年一遇的洪水。建成后历史上经常决口,其中以1982年最为严重。据《临川大事记》记载,1982年,6月12日起,连降暴雨,抚河水位达41.41米,超历史最高洪水位0.7米。

  “6月18日凌晨,抚州华溪邹杨王家渡圩堤倒塌,王家村(公社所在地)机关、学校、居民房屋全部冲毁,4个人民公社10万多人被洪水包围。”

  圩区内受淹时间达10天之久。全县受灾面积51万亩,死亡3人,淹死耕牛388头,冲倒房屋1700幢,损失达1.18亿元。

  由于堤基易溃决成灾,1989年至1997年,当地政府组织沿堤群众多次进行大型维修加固,总投资2044万元,其中多为当地人出资。

  然而,大规模加固未能根治唱凯堤的险情。到了1998年,6月23日,唱凯堤再次出现严重险情,东乡河段多次发生漫顶现象。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事实上,1998年特大洪水之后,当地加大了唱凯堤除险加固工作力度,“多次举全区之力,对唱凯堤进行加高加固”。至2009年,唱凯堤整治工程已先后进行6期。

  “我们对唱凯堤重新进行了勘测设计,设计标准为抗20年一遇洪水。”杨龙水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杨是原抚州市抚河河道堤防管理局局长。

  但一个现实是,很多防洪工程,并未按设计方案执行到位。

  “这些农田只有一层表土,下面全是砂,工人就近取材搞建设,堤坝本身大部分是砂质。”杨龙水说。

  此外,在《抚州市水利“十一五”专项规划》中,对该市水利工程存在的问题也直言不讳,“我市防洪设施大多土法上马,标准偏低,在长期运行过程中缺乏必要的养护,致使病险水库多,险工险段多。”其中明确提到,“临川区唱凯堤设计标准均为20年一遇,但受配套资金影响,这些堤段的抗洪能力并未达到设计标准。”

  新华社亦曾披露,江西省中小河流数量较多,分布广,其中大部分是上世纪50至80年代通过群众出工进行治理的。与大的河流防洪建设相比,中小河流仍处于“大雨大灾、小雨小灾”的局面。特别是近些年来,极端天气事件增多,中小河流域常发生集中暴雨,形成较大洪水,造成比较严重的洪涝灾害。

  在6月21日唱凯堤决堤的同时,江西全省先后还有16条保护耕地千亩以上圩堤出现决口。

  “现在的唱凯堤可谓‘千疮百孔’,治好了这里,那里的问题又暴露了出来。”杨龙水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目前唱凯堤全段仍有95处险滩,其中三类险段有10处,二类险段有30处,一类险段有50处。

  “对唱凯堤险工险段的除险加固工程,不是连成一片。每次资金的使用,都是视大堤的危险程度而定,也就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他承认,“这样不是从根本治理问题”。

  而截至目前,“唱凯堤仍有三分之二的堤段没有加固。”

  1998年特大洪水12年后,唱凯堤再次溃堤。

参与互动(0)
【编辑:吴博】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