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四次北极科考大幕开启 "雪龙"迈最长北极之旅——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中国第四次北极科考大幕开启 "雪龙"迈最长北极之旅

2010年07月02日 09:34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核心提示

  7月1日10时许,一声汽笛长鸣,“雪龙”号极地科考船缓缓离开厦门码头,开启85天的北极之旅。

  这是继1999年、2003年和2008年之后,我国开展的第四次北极科学考察,也是迄今考察时间最长、人数最多的一次。

  两大科学目标都围绕北极海冰展开

  此次北极科考的关键词非“海冰”莫属。

  按照计划,我国第四次北极科学考察将围绕两大科学目标“北极海冰快速变化机理研究”和“北极海洋生态系统对海冰快速变化的响应”,分别在白令海、白令海峡、楚科奇海、波弗特海、加拿大海盆、门捷列夫海脊等海域,开展与海冰大范围融化相关联的大气、海冰和海洋过程观测,以及生态系统多学科综合考察。

  中国第四次北极考察队领队、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副主任吴军说,作为地球上对气候最敏感的区域之一,北极地区同全球气候与环境变化密切相关,特别是北极海冰的融化牵动着全世界科学家的神经,和人们生活也有着直接的影响。

  近30年来的监测表明,北极地区气候与环境正在发生快速变化,北冰洋区域夏季海冰面积逐渐减小,由此引发的气候与生态环境的变化,使该地区成为研究全球气候环境变化的前沿区域。

  中国第四次北极考察队首席科学家、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所长余兴光告诉记者,中国作为北半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受北极地区气候与环境变化的影响最为直接、快速而深远。此前三次以“雪龙”号科学考察船为平台的北冰洋区域综合考察,已对北极地区气候与环境变化的机理,有了初步的认识与了解,并获得了一批有价值的科学考察研究数据与样本。 

  科考队共有122名队员,由包括来自台湾的20多个单位的科研人员、后勤保障人员、“雪龙”号船员组成,同时还邀请了美国、法国、芬兰、爱沙尼亚、韩国的7名科学家参加。

  “这次北极科考也是有着‘极地奥运会’之称的第四个国际极地年的最后一次大型极地考察活动。”吴军说,科考行动最终将深化北极考察成果,获取长期观测资源,提升我国北极考察的整体水平。

  海冰融化加剧,可能遭遇更多北极熊

  对曾10次奔赴南极、有过一次北极考察经历的“雪龙”号船长沈权来说,北极的海冰将对航程造成的风险无法预测,“尤其是正值盛夏,温度偏高,海冰融化可能会非常厉害,将会给科考作业带来难度,给队员安全造成威胁。”

  科考队将在北冰洋冰面上搭建数个短期和长期冰站,观测海冰的融化速度和相关数据。

  一个长期冰站,需要值守15天到20天。搭建冰站的前提是找到一个完整的冰面,适合人员、设备停留甚至直升机降落。

  沈权说,海冰融化得厉害,找一个完整的冰面将会很难,也会给航行带来压力。如果没有合适的冰面,只能继续往北走,会打破原定计划。

  另一个大的风险来自北极熊。随着海冰消退,北极熊的生存环境和食物链发生变化,很可能导致科考作业区出现更多北极熊。

  “从前几次科考看,遇到的北极熊数量一直在增加,这对队员安全威胁极大。”沈权说,北极熊几乎通体白色,在冰盖上很难发现。以前对北极熊的防护一般都是用直升机驱赶,用枪支防身,科考队员一般也没有那么好的枪法。科考队针对北极熊的威胁进行了专门训练,还请了一位曾在美国阿拉斯加待过8年的科学家来指导。

  科考队海冰物理组队员黄文峰告诉记者,这次科考队为值守冰站,作了充分准备,准备了数个几平方米大小的玻璃钢材质的“苹果屋”,到时候由直升机吊到冰面上。“苹果屋”省去了以前搭帐篷的麻烦,同时设计了观察孔用来观测海冰情况,还可以防备北极熊的攻击。

  第三次北极科考,“雪龙”号创造了中国北极科考的最北纪录——到达了北纬85度25分的位置。“我们希望在完成科考任务的前提下,也能够继续突破,争取到达更北的位置。”沈权说。

  全程无补给,首次用上真空保鲜冷藏库

  为期85天的科考,中间没有任何物资补给。

  “压力比较大,但我们会合理安排食品和淡水以及其他物品的消耗。”沈权告诉记者。

  记者在“雪龙”号上看到,船中后部的集装箱区域多了一位新“客人”:约有两个普通集装箱大小的真空蔬菜保鲜冷藏库。这是我国极地考察首次使用这种用来保存新鲜蔬菜的设备。

  “雪龙”号负责后勤伙食工作的“老极地”队员朱矩银说,这次科考队用上冷藏库,新鲜蔬菜放上两个月没问题,打算先用绿色蔬菜“填满”这个冷藏库。

  朱矩银告诉记者,北极科考,在生活保障上如菜谱之类,和每年的南极科考没有太大区别,队员们吃住方面应该都会比较习惯。

参与互动(0)
【编辑:吴博】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