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渝铁路建设地质条件复杂堪称“地质博物馆”——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兰渝铁路建设地质条件复杂堪称“地质博物馆”

2010年07月08日 00:4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网兰州7月8日电 (记者 侯志雄)7月初,中新网记者随“兰渝铁路采访团”从兰州出发沿在建的兰渝铁路线,一路翻越海拔3000米的秦岭,从黄河流域跨过长江流域。兰渝线施工者称,沿线地质种类颇多,能遇到铁路建设中所有的地质情况,被称为“地质博物馆”。

  兰渝铁路建设挺进“地质博物馆”

  沿线山体中各种松软岩石、湿陷性黄土、断层破碎带、岩溶、地下暗河、浅层天然气、高瓦斯、泥石流以及岩堆等不良的地质条件,令施工者举步维艰。

  这样的地质也曾让在此调研过的铁道部副部长卢春房感慨“兰渝线的道路交通状况是全国铁路建设中最差的”。

  兰渝铁路公司一位专家告诉记者,这里地质构造极为复杂,这些不良地质、地段势必会对工程顺利开展及安全施工带来极大隐患。

  兰渝铁路公司总经理徐双永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兰渝铁路由北向南分别穿越黄土高原、秦岭高中山区、四川盆地。桥梁隧道比例很高,道路交通条件差,施工风险高,环保、水保要求高”。

  记者了解到,兰渝铁路建成后,列车从兰州行进至四川广元期间,大部分时间乘客都将在隧道及桥梁上度过。从一组数据中可以看到,兰州至四川广元段桥隧比例高达82%,其中10公里以上特长隧道9座,特大桥40座,大跨度特殊结构形式桥梁41多座,最大跨度为120米。

  “熊洞湾、轩盘岭等隧道位于高瓦斯地质地段;黑山、胡麻岭等隧道位于湿陷性黄土地质地段,木寨岭、纸坊、两水等隧道位于炭质板岩和千枚岩地质地段,均存在塌方、突泥突水、大变形等风险”兰渝铁路公司总经理徐双永告诉记者。

  在兰渝线北出兰州的第一个特长隧道—胡麻岭隧道里,记者看到大型挖掘机工作的同时,黄土层不断在剥落;“这样的地质严重制约着进度,如果有水的话,更是无法达到施工组织的要求”中铁十九局兰渝指挥部一工区架子队队长阚裕达这样说。在甘肃岷县境内的木寨岭隧道中,根根似龙骨般的拱形“钢衬支撑”已不同程度出现变形,底部已明显向内收缩。施工方称,复杂的地质条件制约了工程的顺利进展。“正在想方设法保证工程质量与进度” 中铁隧道局兰渝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李建伟如是说。

  世界先进的隧道掘进机应用兰渝线

  连绵起伏的秦岭山脉是阻隔中国西部南北交通的天然屏障,其位于在建的兰渝铁路中段,只有贯通秦岭才能使天堑变通途。2008年9月开工建设的西秦岭特长隧道位于甘肃陇南市武都区境内,全长28.236公里,是兰渝铁路全线控制性工程、亮点工程,亦为此条铁路线上的“硬骨头”。

  中铁隧道局西秦岭隧道指挥部副指挥长兼总工程师陈大军介绍,西秦岭特长隧道是国内在建的第二长度铁路隧道,为左、右线分设的两条单线隧道,分别由中铁隧道局和中铁十八局承建。

  陈大军说,用于西秦岭隧道施工的全断面硬岩隧道掘进机TBM是从美国引进的,其具有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的隧道掘进设备,直径达10.2米,是目前国内铁路建设史上断面最大的TBM,该隧道大部分地段采用TBM单向掘进。

  陈大军列举了TBM的特点,“集掘进、出渣、支护、衬砌等工序为一体,在掘进速度、施工质量、安全、环保等方面有较大优势”。目前已完成试掘进48米。

  同时,陈大军还表示,在引进国外设备的基础上,兰渝铁路公司组织对先进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将TBM以前只掘进的功能进行了技术升级,在掘进的同时根据衬砌净空设计,同步对隧道进行衬砌,逐渐形成了“掘进、出渣、支护、衬砌”等工序一体化生产的模式。

  记者在西秦岭隧道中看到,随着试运行的TBM的轰鸣声,该机掘进时产生的混凝土状的碎小石块由出渣皮带轮被输送至渣场,整个过程极少见到以往隧道施工中因爆破而产生的尘土弥漫景象。完

参与互动(0)
【编辑:吉翔】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