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武汉下水道调查:近千年建设史"跑不赢"城市发展

2011年09月15日 10:37 来源:荆楚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今年6月一场强降雨,武汉三镇内涝严重,“到武汉去看海”成为网络流行语。如今近3个月过去,本报接到众多读者、网友来电、来信询问:作为特大城市,武汉为何会出现“遇雨即涝”怪象?该市下水道的设计缘于什么理念、有着怎样的历史、现状如何?水务部门采取了哪些改造措施,如果再下暴雨,是否还会渍水……

  连日来,记者查阅了大量史料,采访了有关部门和专家学者,试图解开疑团。

  下水道建设远溯南宋

  近代排水系统始于租界

  9月1日起,武汉市全面开展秋冬季节排水设施维护疏捞,这在该市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记者在江岸区中一路看到,水务人员正在检查验收新修的下水道。尽管没有欧美电影中那种下水道可以飙车的景象,但当检查井盖子揭开,一个纵横交错的地下世界,仍让人惊叹。

  在考古学家眼中,古代社会进入城市文明的标志,就是下水道的出现。据《湖北省志城乡建设》记载,我省城镇排水设施建设的历史可以远溯到20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而武汉排水沟渠的建设,则始于约800年前的南宋时期。

  从2002年开始,武汉市勘测设计研究院曾历时7年,对武汉中心城区的排水、电力、通讯等7类主干管线进行了系统勘测普查,在江汉关发现用砖块砌成的排水管道,专家考证认为成于清代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

  1862年,帝国主义强占汉口后建立租界区,建成地下排水设施,这是武汉近代排水系统建设的开端。当时,各国租界的排水设施自成系统。英、俄租界采用雨污分流体制,除有雨水明沟外,另建了排污专管;法、德、日三国租界则采用雨污合流体制。而在此之前,武汉的主要街道依靠暗沟排水,其余地方靠沿街明沟排水或依地势自然漫流。

  租界设置阴阳沟,修建下水管道,并定期消毒,设闸口和泵站,这些排水理念一直沿用至今。即使到现在,租界的下水道仍有一些继续沿用。

  污水出江,雨水入湖

  新中国成立后建设加速

  随着时间推移,武汉的下水道慢慢变长。但在新中国成立前,建设十分缓慢。

  1927年到1938年,当时的政府部门要求新建房屋应具有完备的阴沟,并对沟管材料、管内径、留泥井等做出明确规定。在此期间,武昌和汉口新修了一批下水道,其中汉口民生路下水道,是湖北省自建的第一条现代结构下水道,长859米,使用的是直径约一米的预制钢筋混凝土圆管,还建有43座留泥井、20座人孔。

  抗日战争爆发后,武汉的下水道建设止步,且遭到日军破坏,汉口的3万多块明沟铁盖被日军劫掠一空。

  新中国成立时,武汉城区的下水道长度仅有36公里,加上疏浚不力,淤塞不通、污水漫溢。武汉市于是有计划、分步骤地对旧有排水设施进行维修、疏浚,初步改善了城市排水状况。之后,该市下水道建设加速,按照“污水出江、雨水入湖”原则,建成全省最大的下水道系统枢纽——连接解放大道、利济北路、崇仁路、航空路等下水系统的大型箱涵。

  1977年后,城市排水设施建设逐渐增多,1980年兴建汉口黄孝河重点排水工程,1985年洪山区和青山区已按雨污分流制建成排水区域。

  尽管如此,1989年出版的《武汉排水》一书仍显示,当时武汉城区的下水道总长仅有854公里,而当时的城区道路总长为1024公里。

  上世纪80年代后,泵站建设进入高峰期,截至2010年底,武汉中心城区拥有排渍泵站72座,抽排能力736.92立方米/秒。2003年1月15日,《武汉市城市排水条例》出台,1981年通过的《武汉市城市排水设施管理方法》同时废止。

  下水道“跑不赢”城市发展

  排水管网不足一直存在

  如今,潜藏地下的水管、明渠、箱涵、污水处理厂截污管、排渍泵站等,共同组成了武汉的城市排水系统。

  在中一路新修的下水道,记者看到,检查井深约5米,直径0.7米,下面是一根直径1.5米的水泥圆管,沿着主干道延伸。

  在场的江岸区排水管理站副站长高和平指着水泥圆管介绍:“这是下水道主管,直径一般在1.5米—2米。与主管相连的是许多相对较细的支管,支管直径不低于0.3米,分布在各种建筑地底、道路旁。雨水、污水首先通过家里的排水管、路边的人字沟进入收水井,然后汇聚到支管,再进入主管,经过污水处理厂处理,最后排到湖泊和长江。”

  伴随着武汉城市的快速发展,排水系统的建设步伐一直没有停止。据武汉市水务局排水处的最新资料显示:截至2010年,该市中心城区排水管网建成区425平方公里,有黄孝河、常青、汉口沿河等22个排渍水系,汇水总面积1374.46平方公里;排水管网总长度6307.16公里,污水处理厂截污管167公里,管涵平均每年增长近170公里。

  但排水管网不足问题一直存在。对此,武汉市水务局拟定《2011年武汉市城市排渍应急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并报送武汉市政府批准。楚天都市报 记者贺俊 高东起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李季】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