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汉江迎来20年一遇秋汛 武汉启动防汛四级应急

2011年09月19日 03:40 来源:武汉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汉江迎来20年一遇秋汛,武汉段流速创历史同期纪录!昨日,武汉市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备战汉江汛情。

  【水情】

  汉江流速创历史同期记录

  汉江秋汛水势凶猛,上游洪峰顺流而下,推动武汉段流速创历史同期记录。

  17日13时,汉江一桥流速达到5.43米每秒,超过2005年秋汛5.31米每秒的历史同期记录。据武汉市港航局监测,18日7时江汉一桥水面流速达6.12米每秒。

  汉江武汉段提速,两江水位落差大是重要推手。据武汉市航道局监测,近期长江水位仅17米多,较往年低6米左右。这一水位,为近10年同期最低。而此消彼长,汉江水头居高临下,顿时汹涌奔流而下。

  流速激增,是近期汉江秋汛冰山一角。近期上游降雨连绵,丹江口水库加大下泄量应对。15日20时,出库流量最高达12800立方米每秒。受洪峰影响,昨日汉江新沟站水位达26.32 米,较17日8时上涨1.59米,突破设防水位0.32米。

  更为严峻的,上游降雨未歇,丹江口水库持续维持大下泄流量。昨日8时,丹江口水库出库流量为11200立方米每秒。据长江委预测,汉江武汉段将于21日凌晨2时,出现洪峰水位27.5米。这一水位,将使汉江武汉段达到警戒水位。

  【影响】

  汉江激流“搅”半边长江

  汉江激流滚滚而来,不仅汉江沿线出现多处险情,甚至波及半边长江主航道。

  17日18时40分,江汉一桥流速已高达6.01米每秒。

  在汉江激流冲击下,沿线船舶出现多处险情。市防办协调市交委,加强对汉江沿线趸船及停靠船舶的检查,并协调市供电公司保证汉江沿线抢险用电。

  针对险情,市防指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市防指各相关单位、各相关区防指,加强对汉江沿线趸船及停靠船舶的检查,确保汉江安全渡汛。

  汉江流速快,使长江航道沙洲“疯长”。目前,龙王庙至武汉关1.5公里江段,沙洲已向江中延伸300米,影响航道安全。

  长江目前水位低、流速慢。这造成两者汇流的水域水情异常复杂,漩涡、激流、暗流较平时猛增。

  【应对】

  武汉险段24小时值班巡查

  汉江秋汛来袭,成为全市关注焦点。昨日,受市防指政委、市委书记阮成发,市防指指挥长、市长唐良智委托,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袁善腊,市防指常务副指挥长、副市长孙亚,市防指副指挥长、市政府副秘书长刘家祥,市防指副指挥长姜铁兵组织市、区防指相关负责人“督战”汉江武汉段备汛工作。

  袁善腊、孙亚等市领导先后视察了汉江武汉段硚口区东风险段,汉阳区琴南险段、黄金口险段和蔡甸区城头山、柴林湾险段。

  在琴南、黄金口等险段,正采取抛石、护岸等措施稳固堤防。汉江武汉段沿线各区、各堤段、各险点,已落实责任人、补充防汛备料。各区防办领导到岗到位、加强调度、严阵以待,做好了应对突发汛情的各项准备。

  市领导强调,对于东风这类重点险段,要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每半小时巡查一次,做好巡查记录,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并采取处理措施;对于琴南、柴林湾等险段,要采取措施进行综合整治,拟定科学的整治方案,下决心一次性解决问题。

  市领导要求,全市各级防汛部门立即进入实战状态。进一步落实防汛责任制,加强值守力量和物料准备。对堤防进行拉网式巡查、对险点险段24小时严密监视,及时处置并上报脱坡、崩岸等险情,确保汉江防汛万无一失。

  【专家】

  今年秋汛20年一遇

  昨日2时,汉江汉川河段水位达到28.37米,超过设防水位0.37米。至此,湖北境内汉江主要水文站点全部超设防水位,其中宜城持续超警戒水位。长江委专家表示,此次秋汛已达到20年一遇标准。

  至昨日8时,皇庄流量已达14600立方米每秒,沙洋站水位41.70米、仙桃站水位34.64米,分别超设防0.9米和0.54米。

  汉江干流超设防堤段,已达334公里。其中天门多宝34.8公里堤段超警戒。依据长江委水文局最新预报,预测东荆河自唐嘴以上堤段将全线超设防,其中黄家口至万家坝堤段超警戒。

  长江委防汛抗旱办公室副巡视员王井泉表示,此次汉江秋汛已达到20年一遇标准。据他介绍,9月6日以来,汉江上游已迎来3波洪峰。丹江口水库累计入库流量,已接近百亿立方米。从水库流量看,已达到20年一遇标准。

  针对严峻汛情,国家防总、长江防总和湖北省防指及时调整丹江口水库库容。借长江水位较低、丹(丹江口)皇(皇庄)区间少雨良机,至18日13时提前预泄库容62亿立方米,为汉江防汛争取了主动。至昨日,我省已转移群众5607人。境内汉江堤防没有出现大的险情。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巫峰】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