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个别地方政府被指成质监打假保护伞

2011年09月27日 09:32 来源:工人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截至8月底,全国质量技术监督系统“双打”专项行动成果显著,查处各类违法案件7.9万起,涉案货值48亿元,移送公安机关309起。这是今天记者在国家质检总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的。值得关注的是,各地质检系统扎实开展“双打”行动,但一些地方基层政府片面追求GDP的行为,成为质量违法行为的保护伞。

  “双打”系打击假冒伪劣和侵犯知识产权商品的专项行动。今年以来, 全国质检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93万人次,围绕“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 方针,开展执法打假工作。

  国家质检总局执法司司长严冯敏称,当前制售假冒伪劣违法活动呈现出造假手段高科技化、违法行为网络化等新特点。

  如加油机计量作弊,2008年以前,造假者通过改动加油机主板作弊来克扣油量,2009年使用遥控器作弊造成缺斤短两,2010年以来则出现使用U盘程序作弊。

  “新特点可以用新办法打击,但个别地方基层对于制假、售假实施保护、姑息, 一些地方政府实行28天‘宁静日’,执法打假行动只能在固定两天进行,行动开始前还要先报告某部门;个别案件事发后,执法人员未回来,地方政府求情的电话就打来了,这些都成为个别地区执法打假很难逾越的障碍。”严冯敏颇感无奈。

  据介绍,河北质检局查处非法制造假冒化妆品大案中, 共查获15个品牌的日化产品2776箱、制假设备19台件、各类假冒产品包装物13925个。查获的违法产品用15辆卡车拉了一夜。然而,制假分子竟为当地村支书,他高筑墙、养恶犬、雇打手、设监控、暴力抗法。

  有关专家表示,多年来各地制造假冒伪劣产品行为屡禁不止,与一些地方政府“一查就‘情’”、“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姑息做法不无关系。(记者于宛尼)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王慧】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