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生态民居援建项目”启动——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5.12生态民居援建项目”启动
2009年02月28日 12:5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网北京2月28日电 由中国新闻社、《中国新闻周刊》主办的“新闻中国”灾后重建主题论坛27日在京举行。论坛上,北京市红十字基金会启动了“5.12生态民居援建项目”。

  此次论坛由中国新闻社总编助理、《中国新闻周刊》副社长刘小青主持,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慈善事业促进司副司长王素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朱子瑜、北京红十字基金会理事长孙硕鹏、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郑实、台湾资深建筑师谢英俊、中国红十字基金会项目合作部部长杨文等共同参与了论坛讨论。

  灾区重建之路漫漫,预计耗时8年,至少3亿平米住房要重建,相当于建几个新城,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长期工作。王素英副司长在论坛上倡议,社会慈善机构曾经为抗震救灾作出了巨大贡献,现在灾后重建,需要让公益组织慈善力量发挥更大作用,不但要提供资金,还可以加强技术指导和专业支持方面的力度,实现科学重建。

  北京市红十字基金会理事长孙硕鹏在论坛上探讨了如何坚持尊重科学、尊重自然,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实现绿色环保与生态和谐。他还介绍了即将启动的“5.12生态民居援建项目”。

  灾后重建,规划先行,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北川新县城灾后重建总体规划项目负责人朱子瑜介绍了新规划的北川县城。他认为当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涌向灾区时,重建的规划指导不可或缺。以临时住宅为过渡,进行新城选址和整体规划重建,迥异的地理环境,相应需要多样的的建设方式和建筑样式,要从自然风险方面考虑,也要充分利用当地资源。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郑实特别关注新建筑的科学设计与质量安全。地震让人们重新审视建筑和生活的关系,对于与生命安全息息相关的建筑,人们首要期待的是提高建筑安全质量要求,其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是需要探讨的重要课题。

  目前,多数灾区农民缺乏农房建筑的抗震知识技能,当地技术人员也严重不足。对此,台湾生态建筑专家谢英俊呼吁未来的援建模式要从常规资金援助向技术和整体解决方案援助升级,提倡建设新型、科技型、永固的绿色建筑。

  参加论坛的社会公益机构负责人表示建筑界专业机构的加入对于科学重建作用重大。中国红十字基金会项目合作部部长杨文介绍了灾后重建项目的实施办法,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探索首次以公益项目公开招标的方式,探索与其他民间公益组织和专业公益服务机构的合作模式,共同实施灾后重建项目。完

【编辑:唐伟杰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