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刑案关键证人出庭将获补偿——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北京刑案关键证人出庭将获补偿
2009年07月16日 03:26 来源:新京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2009年3月23日下午,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在审理一起贩卖、运输毒品案件的过程中,首次采用视频马赛克屏蔽证人面部的做法,保护出庭证人安全。资料图片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刑事案件审判中证人鲜有露面。这个长期困扰审判程序公正的瓶颈,正在逐步得到破解。北京市西城区检察院昨日公布,即将出台“关键证人出庭及经济补偿工作办法”(下称《工作办法》),不仅试行关键证人出庭制度,而且制定细则,对出庭证人进行经济补偿。

  关键证人包括侦查鉴定人员

  关键证人出庭作证是刑事案件审判的老大难。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国法院一审刑事案件中,证人出庭率不超过10%,二审时证人出庭率也不到5%。

  2007年,西城检察院成为证人出庭的试点单位,开始探索“关键证人”出庭制度。西城检察院公诉处处长温占辉介绍,“关键证人”是对查明案件中争议的关键问题能起到帮助、证明作用的重要证人,包括部分侦查、鉴定人员。

  截至目前,已有12起疑难复杂案件的23名关键证人出庭,在已判决的6起案件中,法院均采纳了检方意见,多数被告人也认罪服判。

  我国刑诉法虽规定证人有作证的义务,但未规定其必须出庭作证,考虑到关键证人对查清案件事实、定罪量刑存在关键作用,西城检察院在证人出庭试点工作中,探索出关键证人出庭制度及相关补偿办法,据该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若实施效果良好,将由北京市检察院在全市乃至全国推广。

  食宿费参照公务员出差标准

  为鼓励关键证人积极出庭,《工作办法》规定,将对证人出庭环节进行经济补偿,并制定了详细且可操作的申请、核准、支付程序,补偿金的支付将依据“事后支付为主,先行支付为辅”的原则。

  西城检察院表示,补偿范围涵盖交通费、食宿费及误工费,且依据证人所处地理位置不同予以细化。其中,误工费拟依据北京市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标准按日补偿,食宿费将参照公务员出差的标准,交通费依据实际发生的金额补偿,从几十元至数百元不等。

  何为“关键证人”?

  在被告人拒不认罪的情况下,能够证实其犯罪与否、罪轻罪重的证人;

  被告人及其辩护人与检察机关就定罪量刑情节存在争议的情况下,影响罪名认定、量刑情节的证人;

  证人提供多份证言但内容存在矛盾的主要证人;

  对侦查、起诉过程中形成的笔录、鉴定结论提出异议的情况下,需要出庭质证的侦查人员、鉴定人员等。

  - 观察

  “不敢作证”致出庭率低

  2005年底,民工王建民发病死于北京某医院的厕所外,其家属告医院一案开庭时,医院保安出庭为原告作证,当天即被开除。

  2006年11月,朝阳法院大屯法庭审理一起经济纠纷时,被告方的3名证人出庭作证,而他们刚走出法院,便险遭原告公司十多名员工暴力劫持,多名法官法警在阻拦中被打伤。

  与这些民事案件中出庭的证人一样,刑事案件证人也可能面临各种风险……

  有着14年刑辩经验的律师张燕生说,现有法律在证人安全保护方面并不严格,“无法可依”。而《刑法》虽明确设立了妨害作证罪、打击报复证人罪,但这些保护均是事后举措,并不能撼动证人难出庭的局面。

  我国法律未强制证人出庭作证。《刑诉法》规定,证人证言必须在法庭上经过控辩双方的讯问、质证,并经查实后,才能作为定案根据。但在审判实践中,如果证人不出庭,可当庭宣读其证言,并听取控辩双方的意见。

  这种和直接言语原则相悖的程序规定,原本只应在特殊情况下启用,目前却发展成庭审常态。参加过《刑诉法》1996年修订的社科院诉讼法研究室主任熊秋红解释说,证人不愿或不敢作证,是证人出庭率低的原因之一。由于全部证人出庭或将导致成本过高,经济补偿和强制作证建议未被立法采纳。

  另外,部分检察官对证人出庭持消极态度,甚至不愿证人出庭,也是关键证人不出庭的因素之一。熊秋红表示,在某省进行的一份问卷调查显示,约40%接受调查的检察官认为“证人不出庭对案件结果无影响”,相反辩护律师要求证人出庭的呼声较高。熊秋红分析,检察官的消极源于担心证人可能作出与之前不同的证言,从而增加指控的难度。

  - 对话

  补偿资金从办案经费中抽取

  就《工作办法》出台的背景,目前关键证人出庭情况等问题,记者昨日对话了西城区检察院副检察长贾瑞生。

  新京报:西城检察院出台《工作办法》的背景和初衷是什么?

  贾瑞生:在审理一些疑难案件时,证人如果不到庭,控辩双方难以就其证言质证,如果被告人不认可证言,检方也无从反驳,影响审判效果。2007年起,西城检察院成为北京检方证人出庭试点单位后,一直在摸索证人出庭的办法。

  新京报:关键证人出庭目前多集中在什么类型案件?

  贾瑞生:就试点情况来看,诈骗案较多。这类案件指控的事实多为被告人和被害人“一对一”发生,证人证言比较单一,被告人容易翻供,需证人出庭对质,而作为被害人的证人出庭积极性较高。而职务犯罪中,证人与被告人比较熟悉,甚至原来还是上下级,要证人出庭指正被告人就比较困难。

  新京报:仅从经济上补偿是否能完全解决关键证人出庭的后顾之忧?

  贾瑞生:不能。证人不出庭的原因很复杂,大部分还是因为“耻讼”的观念和个人安危考虑,但我国在证人保护上暂时没有法律规定。目前民事案件中证人出庭的费用由败诉方承担,但刑案没有诉讼费一说,经济原因虽不是制约证人出庭的主因,但我们还是要替他们考虑到,也希望以此推动案外第三方证人出庭。

  新京报:对关键证人实行经济补偿的资金从哪儿来?

  贾瑞生:检察院也没有这笔经费预算,只能从办案经费中抽取。如果这个方法今后能广泛推行,看能否由国家财政支付。

  - 说法

  “证人出庭避免审判走过场”

  “西城检察院拟出台的《工作办法》,对刑事审判有积极作用。”中国社科院诉讼法研究室主任熊秋红表示,关键证人出庭意味着审判方式改革的深入,它增加了庭审控辩双方的对抗性、庭审的实质性,避免审判走过场。

  同时,关键证人出庭也保障了被告人的质证权。熊秋红说,刑事案件的特点决定多数证据由控方提供,当控辩双方存在较大争议或被告人不认可证人证言时,证人又不出庭对质,很难辨别该证据真伪。此时,法院通常是采信该证言,在案件没有查清楚的情况下“硬判”,给被告人造成不公正的印象。

  熊秋红认为,除经济补偿外,还应探索更完善的关键证人出庭作证方式。近期上海有法院在视频作证时,用马赛克遮挡证人面部保护其身份。但熊秋红认为,由于表情、语态和表达方式都是判断证据真伪的依据,类似证人保护措施或将影响证据效力。她表示,在关键证人被明确界定后,出庭证人的范围将缩小,有利于国家探索立法,确定证人出庭的细则和相关保护办法。

  - 案例

  关键证人声泪俱下控诉“婚托”

  在去年办理的一起婚托诈骗案中。被告人兰某假扮成功海归男士,先后骗取13名女性的信任,“借款”十余万后失踪。由于案情均发生在兰某与被害人单独相处时,不留任何旁证,被控制后的兰某拒不承认诈骗现金、手机等指控。而公诉人当庭宣读的证言都是传来证据,并不直观,与被告人对质也经常因对方不认而僵持不下。案件缺乏书证、被害人陈述,证据不易被采信。

  为还原诈骗现场和细节,检方说服5名被害女性出庭作证,部分证人在庭上声泪俱下控诉自己的被骗经历,并就多个关键问题质问被告人,使兰某承认了很多此前并不认可的指控和数额。

  很多时候,被害人的出现能使被告人的心理发生变化,同时,也让合议庭对案件有更直观的认识。

  最终,兰某被指控的13起事实和犯罪数额12万余元全部被认定,关键证人出庭在其中功不可没。

  讲述人:西城检察院检察官陆俊钊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傅沙沙

【编辑:卢岩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