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安阳县受贿官员庭审时要求保留党籍——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河南安阳县受贿官员庭审时要求保留党籍
2009年07月30日 14:16 来源:大河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一个农家孩子,依靠自己认真踏实的工作、积极正派的作风,从学校老师、学院教授,到历任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区委副书记,区政协主席、党组书记,一步步走上领导岗位……然而似乎一夜之间,他从人生的巅峰跌入罪恶的深渊,成为审判席上的被告。这一切源于他的贪婪。但是他不这么认为,用他的话说,那是他应得的劳动报酬,因为他为别人的事情帮助策划了,出面帮忙了,这种理论成了他心安理得收钱的理由,帮忙就该有经济回报,是他对自己行为自认为最合理的解释。然而,他忘记了他给别人“帮忙”的权力是谁赋予的。法庭上,这名从政协主席变成阶下囚的被告人当庭忏悔,表示对不起党多年的培养,并当庭向办案人员鞠躬表示感谢。这是怎样的一名被告人?又是什么魔力促使他走向犯罪?他的人生历程发人深思。

  2009年的春节,王利华没想到自己是在监狱度过。一夜间变得花白的头发,使他看起来苍老了许多。

  2009年1月19日,王利华接到新乡市中级人民法院终审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上诉人王利华身为国家工作人员,在担任安阳县委组织部长期间,利用其身份职务的影响,为他人谋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其行为已经构成受贿罪……”庄严的法庭上,王利华深深低下了头。

  踏踏实实工作 一步步走上领导岗位

  王利华,男,1954年出生,汉族,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河南省内黄县人,2001年至2004年8月任安阳县委常委、组织部长,2004年9月至2007年4月任安阳市龙安区委副书记,2007年4月至今任安阳市龙安区政协主席、党组书记。

  翻开王利华的个人档案,看到的是一个农民的孩子,依靠自己认真踏实的工作、积极正派的作风一步步走上领导岗位的过程。

  1973年至1984年其先后在内黄县宋村中学、安阳市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任教,1984年至1987年在安阳市科委工作,1987年4月至2001年4月在安阳市委组织部工作,2001年4月至2004年8月任安阳县县委常委、组织部长,2004年9月至2007年4月任安阳市龙安区委副书记,2007年4月任安阳市龙安区政协主席、党组书记。

  王利华的简历让所有的人都觉得,他一帆风顺,平步青云。按理说,这样的人生已经很幸运了,王利华也应该知足了。

  遭遇“二部长”司机 “入股”铁矿

  不幸的是,他遇上了赵某这样的司机。赵某,安阳县人称“二部长”。现年56岁的赵某,小学文化,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安阳县委组织部工作,职务是司机,现已退休。他是时任安阳县委组织部长王利华的司机。

  有人曾经形容,司机和领导是“休戚与共”的关系。王利华与赵某的关系有过之而无不及。赵某是一名老司机,早就习惯了察言观色,深谙如何服务领导这门学问,深得王利华的喜欢,由于二人年龄相当,赵某比王利华大两岁,他们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是领导与司机的关系,同时也是朋友。

  赵某“二部长”的绰号在安阳县无人不晓,他的办事能力不仅让王利华放心,也让求他办事的人放心,攀不上部长王利华的,找“二部长”照样可以办事,而且没有办不成的。

  矿厂老板岳某因为攀不到安阳县委组织部长王利华,就找到“二部长”赵某。

  由于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矿区的资质、安全等各方面的查处力度,许多矿厂由于各种原因被关停、封闭,安阳县境内的矿产企业也进行了大规模的整顿。

  2003年11月份,岳某与他人在安阳县西部开了一家铁矿厂,占有50%的股份。开矿厂麻烦事多,上面千条线,线线都拴着,得罪了哪条线,这矿都办不下去。一直琢磨求得一把保护伞的他马上想到了给组织部部长开车的赵某,并邀请赵某一起入伙经营铁矿,只要赵某出5万元就算一股。赵某一听有这么好的事,当然乐意。接着岳某说出了重点:“干铁矿麻烦多,你看能不能让王利华部长入个干股,有麻烦事让他出面协调、通融一下,挣钱后给他分红!”赵某丝毫没有犹豫:“放心,这事包在我身上!”

  没过几天,赵某给岳某回话了,王部长同意了。

  打招呼“出了力”收钱心安理得

  2003年农历腊月十二,临近春节,尽管铁矿生意刚开始,但是岳某还是决定先把王利华安抚好了才行。他先给赵某打电话说明自己的意思,并告诉他,想给王利华10万元。赵某明确地说:“你直接和王部长联系吧!”于是他在下午快下班时,给王利华打电话说:“晚上去家里坐一会儿。”心照不宣的王利华爽快地答应了。当晚岳某来到王利华家,以矿上分红的名义送给其10万元钱。

  2004年7月份的一天,岳某再次以分红的名义,将用塑料袋装着的10万元现金放在了王利华家的茶几上。

  2004年年底,由于此时的王利华已由安阳县委组织部部长调任至安阳市龙安区工作,岳某的铁矿失去了有力的保护,岳某与赵某两人相继撤股。农历腊月十三,岳某再次用两个手提袋装了55万元的现金送至王利华家里。他对王利华说:“矿不准备干了,再给你分这么多!”王利华很知足:“钱挣多少是个够呀,不干不干吧!”

  王利华为什么就能心安理得地收下这些钱呢?用王利华自己的话说:“我尽管没有在岳某的矿上投资,但我认为自己在开矿这件事上,给有关部门打招呼了,给他们出谋划策了,而且没有我,他们的矿根本就开不成!”

  的确,王利华没少“费心”。他曾多次给安阳县矿管局领导打招呼,直接提出要求,让他们关照一下岳某的铁矿。

  2004年春天,与岳某相邻的矿井到安阳县矿务管理局告岳某的矿有越界开采行为,按照有关规定,只要是矿上有人告状的,矿井都要先停产整顿,这样一来,矿上的经济就大受损失。因为有王利华打过招呼,矿务局领导深知该矿与王利华的关系,就私下要求岳某自己同对方当事人协调好了事。

  2004年8月份,岳某知道有一个铁矿被安阳县安全监督局封停后,想通过王利华协调一下,将此矿开通。王利华带着岳某亲自找到正在开会的安阳县安全生产监督局局长,让其签字盖章,准许开通被封停的铁矿。王利华又多次给安阳市安全生产监督局的相关领导打电话,并亲自联系请客吃饭,被相关领导拒绝。王利华得知该领导在某医院住院时,让岳某带上钱去“看望”那位领导,又被该领导拒绝。同时此事引起安阳市安全生产监督局的重视,因为该铁矿系一危矿,存在很大隐患,在市安全监督局的一再督促下,安阳县安全生产监督局局长签字盖章后的文书,被声明作废。安阳县生产监督局局长说:“我也没办法呀,人家领导官大权大,我能怎么办?”。

  正因为有了王利华这棵大树的庇护,岳某的铁矿2003年至2004年仅一年时间收益300多万元。

  钱退还是不退?“经济回报”成贪赃理论

  2004年9月份,王利华从安阳县委组织部调任安阳市龙安区工作。

  2006年中纪委《关于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若干规定》出台后,明确规定“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收受请托人提供的干股”。看到这些规定,王利华心里开始有些担心和害怕。但他还是抱有一丝侥幸心理。

  直到2007年,安阳县原县委书记王某案发后,王利华开始真正慌了。他意识到,也许他已经开始被调查了!

  2007年12月初,他找到安阳市纪检委一位领导,将曾经收受岳某现金的事情进行汇报,该领导对他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并告诉他要么将这些钱上交,要么退还本人。

  此时,王利华心里是极矛盾的,一方面,他认为这些钱是自己应该拿的,自己为岳某的铁矿出面打招呼、出谋划策了,应该有经济回报;另一方面却又极度恐慌、害怕、心虚,因为他明知这是违法的。

  “如果说应该是自己所得,为什么总是怕别人发现,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心理压力,整日担惊受怕,睡不宁,坐不安,自己究竟付出了什么劳动应该获得这些钱……”王利华在自己的悔过书中曾这样写。

  2008年1月份,王利华分两次将75万元现金退还给岳某。只是正如王利华所预料的,他的问题早已进入检察机关的侦查范围。

  鞠躬感谢办案机关 最后要求是保留党籍

  2008年3月,新乡市人民检察院对王利华涉嫌受贿案立案侦查。

  2008年7月16日,由新乡市人民检察院指定获嘉县人民检察院对王利华涉嫌受贿一案提起公诉。

  获嘉县人民检察院公诉人在庭审中发表的公诉意见中说:“王利华之所以走上犯罪,有法治观念淡薄的一面,更主要的是价值观的扭曲所致。王利华很清楚司机赵某介绍矿主与自己认识、并让自己帮忙,就是冲着自己的职务地位来的,他在一不出钱、二不出力的情况下,仅凭打几个招呼、说几句话,不到一年的时间收到75万元,是自己一年工资的20余倍,就不感到烫手吗?王利华的案子是一面镜子,每一名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都应该拿来照照自己,从中吸取教训,善待人民赋予的权力,不要被贪欲迷失方向,自毁前程与人生……”

  而王利华本人在庭审最后的陈述中说,这次获嘉县检察院在办案过程中执法很文明、规范,也很尊重当事人。他说对自己所供述的犯罪事实永不反悔,对党、对组织自己还是坦白的。

  同时,王利华在法庭上提出一个请求,自己从小是一个农村的孩子,一路走来是党是国家给予他无限希望,他对党的信仰从来没有动摇过,对党有深深的依恋之情,他只希望能够在许可的情况下保留党籍。

  王利华的悔过书中写道:“我家里四口人都拿国家工资……党和人民给的不少了,在金钱这方面栽跟头太不应该了。金钱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多了是祸,够用就行了,我要那么多钱干什么呀……”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为什么忏悔总是比贪欲来得晚一步呢?

  2008年10月31日,获嘉县人民法院一审判决王利华犯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7年,并处没收20万元财产。

  王利华提出上诉。

  2009年1月19日,新乡市中级人民法院终审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金钱,让王利华失去了许多,他失去了为之努力多年的政治前途,用他的话说就是“晚节不保,一笔勾销”。河南法制报 记者 赵国宇 通讯员 徐霞 朱耀旭

【编辑:吴博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