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军医孟卫平为共和国功臣奉献到生命最后一刻——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女军医孟卫平为共和国功臣奉献到生命最后一刻
2009年09月05日 12:3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网福州9月5日电 题:女军医孟卫平为共和国功臣奉献到生命最后一刻

  作者 丁广阳 潘正军 莫应龙

  2008年夏末秋初,因为膀胱癌晚期瘦得皮包骨头的孟卫平,颤抖地在纸片上写下两个字——不死!

  孟卫平不想死,她还有许多未完的心愿。她想再去各个服务点上转转,亲眼看到自己保健的老干部中走出一个百岁寿星;她想继续自己的科研论文,把老干部保健水平提上新的高度;她想买一套大房子,把年已八旬的母亲接来养老……

  然而,在可怕的病魔面前,孟卫平的希望变成了奢望,她生命的时钟永远地定格在了54岁。

  像女儿爱父母一样服务老干部

  孟卫平的父亲是新四军,母亲是解放战争时期的军人。从14岁穿上军装起,孟卫平就把父辈的荣誉和军人的职责牢记在心。

  1996年3月,孟卫平从山西某驻军医院调到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干部保健科工作。福州是原福州军区机关所在地,为共和国解放事业做出贡献的老功臣、老干部人数多,都步入耄耋之年,保健救治工作十分繁重。

  为了老干部的健康,孟卫平就像女儿一样,甚至和保健对象“争执”得面红耳赤。皮定均将军的遗孀张烽被发现颈动脉内有粥样硬化斑块,这样的斑块万一脱落就会堵塞血管,引起生命危险。孟卫平对症下药,决定给老人加服一种药物。可张烽看到说明书写着这种药长期服用可能会引起行动不便,不愿吃。

  后来,孟卫平的真诚和执着终于打动了张烽。由于坚持服药,老人的病情有所好转,逢人便说:“要不是小孟坚持劝我,我还真不愿意吃这个药。她对我们的关心是发自内心的。”

  孟卫平发自内心地尊敬老干部、爱护老干部,先后被评为“全军保健工作先进个人”、“优质服务先进个人”、“科技工作先进个人”,被军区联勤部记三等功。她常对老干部们说,你们过去为革命流血牺牲,今天有了病痛,我们一定要倾力治好,让你们度过幸福的晚年。

  力求把每一件事做到完美

  记者采访孟卫平身边的战友,他们印象最深的是,孟卫平的大脑就像数据库,对每一位老干部的身体状况都了如指掌。

  有一次,老首长朱耀华感到身体不舒服,刚来科里工作的一个医生到首长家里出诊,发现首长咽部有点红,肺部没有异样,体温36.8℃,就给老人开了点感冒药。医生回来后,把病情向孟卫平作了汇报。“老人平时正常体温是36.2℃,今天为什么升高了0.6℃?”孟卫平马上警觉起来,当即带着这位医生赶到朱老家中,重新量体温、听心音,又拉着老首长到医院抽血拍片,结果发现得了间质性肺炎。

  其实,孟卫平总是把老干部的小病当成大病看,从来都是认认真真、一丝不苟,她的工作标准成了保健科的工作标准。科室的每一件物品怎么摆放、病例怎么书写,外出执行任务药品怎么准备,每一件事她都办得利利落落、井井有条。

  在孟卫平心中,科室就是她的第二个家,科室的点点滴滴都渗透了她的心血和汗水。2005年,干部保健科要搬入新建的门诊大楼,为使科室布局美观实用,让老首长有个舒适的就诊环境,孟卫平对科室的装修格外用心,只要有空就跑到新大楼忙活,事无巨细,一切从方便老首长出发。

  “制度规范,服务到位”,这是老干部对孟卫平的工作评价。针对以往病历不完善的情况,她亲自设计和规范新病历,规定在每份病历中都要列出老首长目前的身体状况和既往病情,并详细注明诊断、检查和急救要点;建立了急救预案,针对消化、神经、心血管等6个系统的疾病,列出中毒、外伤、心绞痛、过敏等23个病种的应急处置办法;安装了急救呼叫系统,每个老首长家中都设有一个急救按钮,首长发病时,只要家人按下按钮,保健科电脑就能显示出是哪一位首长、家住哪里、既往病史。这套措施实施后,老干部院前急救的成功率提高到了100%。

  连续7个除夕夜在值班中度过

  自2000年9月走上主任岗位后,孟庆平连续7个除夕夜和大年初一是在值班中度过的。春节期间,老干部因为生活规律被打乱,情绪容易激动,身体也容易出毛病。所以,每到春节,孟卫平都把战友们“撵”回家,这个班她来值。

  2002年除夕夜11点多钟,老首长刘波的老伴突发心绞痛。刘波急忙把电话打到保健科值班室,然后坐车把老伴送到医院,此时孟卫平已经在医院门口等着了。量血压、听心音、做心电图、吸氧,一直忙到凌晨1点多钟,直到病人转危为安。

  孟卫平是个好女儿、好儿媳、好妻子、好母亲,可为了让老干部和战友们过好年,她“冷落”了家人和亲情。每到除夕夜,孟卫平的丈夫、儿子都会到医院,陪她值一会儿班。

  孟卫平生病住院期间,仍然时时刻刻关注着老干部。看到她经常给老干部打电话询问病情和健康状况,医院专门在病房内为她安装了一部军线电话。老干部身体有什么异样或有疑问的,医生在救治保健过程中拿捏不准的,都习惯性地打电话找孟卫平,她总是强忍病痛,有问必答。

  近些年来,孟卫平参加过20余次重大军事行动,次次完成任务出色,受到一致好评。这背后,有孟卫平的周密计划、反复点验的缜密;这背后,有孟卫平反复查验、手不释卷的汗水;这背后,有孟卫平披星戴月、夜不能寐的辛劳……

  2006年秋,南京军区在福建某地组织演练,孟卫平被首长点名担任医疗队队长。那次演练中安排了徒步行军,从晚上7点开始,部队沿着崎岖的山路前进,直到凌晨1点,才组织第一次休息。孟卫平趁这个机会,赶紧带领队员为官兵巡诊,在漆黑的夜里举着手电为官兵挑脚上的水疱。当她累得快直不起腰时,部队又再次启程了。

  病重期间她从未放弃课题研究

  孟卫平常说,昨天的知识永远跟不上明天的需要。面对日新月异的医疗技术,每天忙完科里工作后坚持读书2小时成了她的一种习惯。刚到总医院工作时,她主动利用休息时间向专科医生请教,并把兄弟科室老年病病例有重点地摘抄下来研究,把别人的优长转化成自己的硬功,使自己成为一名“全科医生”。7年下来,她从刚调来时的主治医师顺利晋升为主任医师,成为老年病专家。

  在一般人看来,干部保健科是个冷门科室、边缘学科,很难出科研成果。但孟卫平并不气馁,她发动全科同事筛选课题,争取实现科研成果零的突破。一天,护士长杨丽华向她介绍了一篇关于老年人生活质量调查的文章,孟卫平看后惊喜不已:这不就是我们苦苦寻找的课题吗?

  经过反复论证,孟卫平更加坚定了这个科研方向。调查之前,她设计了一份涉及饮食、生活、学习等100多个项目的调查量表。孟卫平决定对驻福州地区的10个干休所1500名离退休老干部进行生活质量调查。

  为了这项科研成果,孟卫平几乎到了忘我的境地。经过一年半的时间,孟卫平终于完成了这个科研课题。2001年,这项成果获得了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填补了科室成立15年来的科研空白。

  美在外表,更美在内心

  认识孟卫平的人都说她很美,美在外表,更美在内心。

  军装是军人的名片,孟卫平最爱穿军装,也最珍惜军装,她把军装穿出了极致。科室战友都知道,孟卫平身上的军装,任何时候都是洗得干干净净,熨得平平整整,每个线条都笔直清晰;她穿军裙从不随便坐下,因为裙子坐皱会影响美观;她每天上班前都要化一个精致的淡妆,她说这样看上去更有精神,为首长做保健工作,要特别注意形象。

  “孟卫平对谁都捧出一颗真诚、善良的心,门卫老大爷、装修的工人生病了给她打一个电话,她一样会认真细致、负责到底。”孟卫平的丈夫彭照杉,也是新四军的后代,共同的理想使两人走到了一起。

  彭照杉曾是驻晋某部的一名军队干部。1987年,他在部队上第一个报名参加边境作战,那时他们的孩子还不到1岁。彭照杉担心没有跟孟卫平商量就做了这个决定,她一定会生气,没想到孟卫平听后一脸的激动和兴奋:“你是作训处长,战场才是你发挥才能的最好舞台呀!”

  此后,彭照杉率领执行各种急难险重任务,孟卫平都是坚定支持,绝不拖后腿。(完)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