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时报:突击签调令疑似权力“最后疯狂”——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京华时报:突击签调令疑似权力“最后疯狂”
2009年09月17日 09:38 来源:京华时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通常情况下,一份调令需要经过深思熟虑后才能签署;一般而言,从农村教师变为城市教师,需要多年的实践积累,需要有关部门从多方面考察并根据实际需要调动,但也有些人可以在一夜之间就实现这个目标。

  9月16日,《中国青年报》报道了河北省武安市教育局长的“最后疯狂”,有网友称,这位局长在退居二线已被宣布免职前的一天一夜里,签署了150多份调令,将农村教师调入城市学校工作。虽然该局长当天到底签发了多少份调令尚不得而知,教育局也不愿证实此次调动教师的规模,但武安市教育局人事科科长和其他工作人员得到上级指令在武安市第五中学现场办公、办理调令,现场人声鼎沸、热闹非凡的事实却是有目共睹。一位拿到调动手续、编号140号的教师坦称,他还算是办得比较早的。记者在当地一些农村中学的调查也证实,确有大量教师在短时间内调出的情况存在。

  在局长已被宣布免职,新局长还没有接任的当天,如此紧急的人事调动,不管是处理旧债还是其他什么理由,都偏离常态。局长在位12年,如何处理人事情况咱们不得而知,但为何非要在自己卸任,新局长还没有来得及履新的时候突击处理遗留问题,难免有权力“最后疯狂”的嫌疑。

  对突击调动一事,网上舆论哗然,有报料称调动明码标价钱权交易的,也有称城区学校大批调入教师人满为患的,还有不少人在记者调查时证实,被免职局长运用手中不存在的权力签署大批调令的。

  但不论是面对记者调查还是面对蜂拥民意,当地有关部门都没有站出来用事实澄清真相,平息越来越不能平静的议论。

  此次调令事件,让人不得不思考当下存在着的一些不合理现象:一些公职人员权力意识膨胀扭曲,相关监督机构建设、运行不到位。权力的确可以分配为数不多的资源,决定不同人的命运,但如果官员素质不提高,执政能力不加强,监管部门监管不到位,手中掌握着权力的官员难免以权力寻租,势必难以杜绝荒唐事件发生。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无论是卸任的教育局长,还是武安市相关监管部门的工作人员,都应该明白这个道理。真相还没有彻底显露,我们期待有关部门尽快介入,让事实真相大白天下。(谷鹏)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