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门上特殊观礼团:从各国领袖到台湾退休将领——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天安门上特殊观礼团:从各国领袖到台湾退休将领
2009年09月22日 02:5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社北京九月二十一日电 题:天安门上特殊观礼团 中国变迁的特殊脚印

  中新社记者 赵文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国庆庆典日益临近,天安门两侧的观礼台全部搭建完毕,能够容纳一万六千人。此前,大陆“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表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六十周年典礼,将会邀请比往年更多的台湾人士参加,预计会有三百位以上的台湾政治社团、黄埔军校的退役将领、台商领袖、原住民代表等人士受邀出席观礼。

  有分析人士指出,大陆邀台湾人士参加阅兵是两岸关系回暖的直接体现,台商和台退役老兵更是有着很深的“大陆情结”,观摩阅兵也可看作是为两岸军事交流“预热”。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去年十二月底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三十周年讲话时明确表示,要台湾同胞与大陆同胞一道,“共享一个伟大国家的尊严和荣耀,以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骄傲自豪”,已为今次广邀台胞观礼埋下伏笔。

  在过去六十年的十三次国庆阅兵大典上,出现在观礼台上的特殊团队格外引人关注,而他们也成为了每一个时代的鲜明烙印。

  六十年前的开国大典上,因为客观环境和条件的限制,未能邀请外国的政府代表团或党政代表团参加。一个四十人组成的苏联民间代表团,与朝鲜人民代表团,加上一个来解放区访问的意大利共产党中央委员斯巴诺,是有幸出席开国大典仅有的外国人。

  上世纪五十年代,观礼台上的贵宾席位多数为主要的社会主义国家代表团,以一九五五年为例,参加观礼的外宾共两千一百九十人,其中苏联专家就占了一千零五十人。

  国庆十周年庆典时,毛泽东与赫鲁晓夫、胡志明、金日成、泽登巴尔等及六十个兄弟党代表团团长一起站在城楼上。之后,赫鲁晓夫和其他苏联领袖再也没机会在天安门城楼上接受中国民众的欢呼。中苏交恶在政治、经济上极大地影响了成长中的新中国。然而,也正是从此开始,中国逐步从冷战中解脱出来,开始寻找自己的国际地位和外交路线。

  一九八四年,在中国连续二十四年没有举行国庆阅兵的情况下,经邓小平提议,中央决定恢复阅兵。中共亲密的伙伴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携夫人观礼,正在访华的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和夫人也受邀登上城楼——就在这一年,新中国首次派团参加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夏季奥运会。

  这一年,在观礼台上,多了一个特殊团体——三千名日本青年应邀观看了国庆盛典并参加了联欢晚会。他们在这里看到了中国的气派和人民的意志,看到了民族的融洽和发展的朝气。在此之前的一九七八年八月十二日,《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从立法上完成了中日恢复邦交的正规手续。在此之后,中日关系进入到一个被许多史学家称为“蜜月”的时期。

  针对此次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次中国国庆庆典,英国《泰晤士报》惊呼:“一个沉睡的东方巨人醒了,美苏两国在决定世界事务时,不得不考虑中国战略导弹部队的存在。”

  一九九七年香港回归祖国,接下来的一九九九年国庆观礼台上,香港特区组成四百多人的庞大观礼团赴京参加国庆五十周年庆典,占嘉宾总数的八分之一左右。值得注意的是,能登上天安门城楼和观礼台观礼的香港人不再局限于拥有“政协或人大”的身份,而是以“香港特别行政区知名人士”统称。

  中国国庆庆典上特殊的观礼团队,成为一个个时代的印记,展示着新中国六十年来走过的寻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之路,描画着新中国改革开放、“一国两制”的蓝图。

  今天,北京天安门城楼两侧观礼台前又搭建起了数百平方米的临时观礼台。红色基座,白色栏杆,基本与原观礼台保持了同样的风貌。谁将成为受邀登上观礼台的特殊团队,观摩这个崛起中的大国向世界展示的无尽魅力,将备受瞩目。(完)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