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期大雾天气持续时间长范围广 同期少见——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中国近期大雾天气持续时间长范围广 同期少见
2009年12月03日 10:18 来源:中国天气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气象卫星监测图像2009年12月1日10:27(北京时)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12月3日,中国中东部的大雾基本消退,仅在黄淮、江淮及江南中西部地区等地仍旧雾气笼罩。自11月22日起出现的这次大范围雾天,从今天开始将告一段落。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杨贵名表示,11月下旬至今出现在中国中东部地区的大雾,持续时间长、强度大、范围广,为历史同期少见。

   大雾持续10余天 12月1日达到“鼎盛期”

  自11月22日起,中央气象台就持续发布大雾预报。3天后的25日,大雾预报升级为大雾橙色预警。截至12月2日,中央气象台已经连续8天发布大雾橙色预警。

  12月1日,持续的大雾天气达到了“鼎盛”,我国中东部大部出现今年入冬以来最强的大雾天气,能见度低,雾区范围为近期最广。气象卫星连续监测显示,截至上午10点27分,渤海部分海域、天津、辽宁、山东等地自凌晨起出现的大雾天气依然持续。经估算,大雾影响面积约为45.6万平方公里。

   北京、河北连续11天出现雾天

  2日早晨,北京继续雾气朦胧,南部地区大雾弥漫,这是京城连续第11天出现雾,南部地区已连续5天出现大雾,创下了近40年来最长连续大雾天气纪录。部分高速公路和航班受到影响。

  河北也同样被轻雾笼罩,连续雾日数延长至11天。11月30日夜起,石太高速公路河北境内持续大雾,导致部分路段临时封闭,很多车主在高速路上煎熬两宿,截至今日(2日)晨,石太高速才全线恢复通车。

   辽宁、天津出现罕见大雾天气

  从11月29日开始到12月1日,辽宁部分地区持续出现能见度小于500米的大雾,其中,黑山、昌图、营口更是出现能见度小于50米的强浓雾。自11月30日20时起,全省17条高速全部封闭,沈阳桃仙国际机场1400多名乘客滞留。

  辽宁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孙欣介绍,12月1日,全省14个地区除了3个地区外,全部出现了大雾天气。本次大雾天气持续长,雾区覆盖范围广,能见度低(全省平均能见度只有200米左右),影响之大为2000年以来罕见。

  天津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赵刚表示,11月30日至12月1日的大雾天气是今年入冬以来最强、范围最广的一次,为近几年来罕见的情况。今年11月份以来,出现大雾天气的日数较常年偏多,强度也偏强。截至12月1日,天津市已经连续8天出现雾天。11月30日夜间起,天津大部地区被大雾笼罩,平均能见度小于200米,局地气象测站的能见度仅有20米左右,在高速公路的部分路段能见度甚至更低。12月1日上午,天津机场较大面积延误,出港延误5班,1班取消,京唐高速桥上发生8辆机动车相撞或追尾的严重事故。

  长时间大雾天气成因

  对于这次长时间雾霾天气的成因,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杨贵名表示,雾产生的因素有很多,但基本要具备冷高压控制、静风(小于2-3m/s)、湿度大(80%以上)、温差大等条件。11月前期,我国大部地区经历了较强的雨雪天气过程,21日后冷空气势力明显减弱,天气转晴,气温开始回升,昼夜温差加大,晴空辐射越来越强,由于前期的雨雪,地面湿度大,早间辐射冷却作用使空中水汽容易达到饱和而凝结,由此形成雾。

  大雾天气≠突发性天气

  不过,杨贵名首席指出,大雾天气并不算是突发性天气,也不属于极端天气。每年深秋初冬的时节,也就是12月份,都会出现持续性的大雾天气,持续一周的大范围雾天还是比较常见,本次大雾天气并不能说历史上范围最大的,但是与历史同期相比,11月下旬中东部雾天明显偏多,11月就出现如此强度大、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的大雾近几年还是比较少见的,这也与前期的雨雪天气过程有关。

  专家表示:大雾预报难度大

  同时,杨贵名首席也道出了大雾预报的艰难:对于大雾的预报难度还是很大的,雾形成的原因虽然是一定的,但影响雾形成的因素有很多,其中,风对雾的形成影响很大,当风力较大时,雾就会被吹散,但是近地面风速风向等预测难度很大,在气象观测上,对于400米以下的近地面观测手段较少,客观上限制了对于雾的预测的准确性。另外,在预报天气过程中,以观测整体的大气环流形势为主,大雾天气属于比较弱的天气形势,主要是影响能见度,反映不明显,不像暴雨、强对流天气有打雷等强烈的天气现象,所以,对于雾的研究较少,历史资料不够完备。

  冷空气来袭 雾霾撤退

  对于雾的发展态势,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杨贵名也作出了预测,12月3日-5日将有一股较强冷空气侵袭,我国中东部的大雾将明显被驱散。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