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政协委员建议:请市民抓拍交通违法——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郑州市政协委员建议:请市民抓拍交通违法
2010年02月01日 09:51 来源:大河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如何解决郑州交通拥堵现状?郑州市政协委员建议:降低公交车票价引导市民少开车;对抓拍交通违法的市民进行奖励;控制新车上牌增长速度等。

  在郑州市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期间,郑州市政协委员张志强提交了《关于加强市政交通整治的提案》、政协委员汪得勇提交了《如何做到低碳出行,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建议》的提案。

  数据

  郑州每月入户机动车1万余辆

  据郑州车管所统计,截至2009年年底,郑州机动车辆为130万辆,2006年为98万辆,2007年108万辆,2008年110万辆。目前,私有车牌照供应量仍呈逐月递增态势。每天入户700辆左右,每月入户机动车1万余辆。

  “以上的一连串数字体现了郑州市交通问题的根本原因所在,除以上原因外还存在司机行车公德、道路设施不合理等因素。”张志强说。

  分析

  交通意识淡薄无视交通信号

  张志强分析,首先是车辆激增,加之部分驾驶员技术有待提高,导致事故频发,这是造成拥堵的重要原因。

  其次是部分市民交通意识淡薄,贪图一时方便,对很多交通行驶信号及规定路线视而不见,不愿遵守。

  同时,目前郑州公交车到站就停,公交车辆偏离公交停车道,行人、非机动车辆等通常不按规定车道行驶,见到公交车停站就走向快车道或超车道,导致整体车速下降。

  张志强说,最明显的例子是,火车站地下行人通道是为了分流地面行人压力及行人安全修建的,可大部分人不知道从地下通道通行。

  中心城区吸引大量车流人流

  张志强认为,在道路设置方面,郑州市区东西南北贯通主干道少,东西贯通的有农业路、金水路-建设路、中原路-东西大街-郑汴路、航海路。南北纵横贯通的道路有紫荆山路-花园路、桐柏路、嵩山路。

  由于贯通市区道路少,车辆穿行过于集中,造成交通流量超负荷。其余道路中断头路较多,出现拥挤现象。中心城区过于集中,火车站、长途汽车站、商品批发,商业圈等交汇与郑州市区中心,集中于一个区域,吸引大量的人流,这也是造成中心城区机动车及行人流量较大的一个主要原因。

  建议

  控制新车上户增长速度

  张志强建议,对新车增长量进行控制的最有效办法就是,对驾驶人员的驾驶技能、素质进行严格培训及考核,加大驾驶人员考核力度,减少“问题”驾驶。

  同时,在对新车出产及销售方面进行有效控制,减少新车上户的增长速度,有效减少道路压力还有利于环境保护,要大力倡导绿色出行。

  奖励市民抓拍交通违法行为

  “可以实施举报有奖制度,在加速地铁及交通建设的同时,对能提供公交车、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违法事实根据的,进行实物或奖金奖励。”张志强说,比如手机录像、DV拍摄、照片等,让市民举报监督有积极性。

  道路硬件设施方面,分离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道,避免非机动车和行人因为被挤而进入快车道。

  对掉头道进行改建,效仿山东青岛道路掉头车道,将左拐道与掉头道分离,避免掉头车与左拐车辆同时等待信号造成“左拐难”、“掉头难”现象。

  公交车都可以走快速公交道

  张志强说,还要规范公交车司机的行车行为,公交车司机违章司空见惯,市民对其意见较大。由于公交车本是为市民服务的,相关部门也很少对其进行处罚。建议出台相应制度及处罚措施,制止公交车的违章行为。

  张志强提出,有效利用快速公交专用道,目前郑州市快速公交车辆还比较少,快速公交车道常常空无车辆。建议将所有公交车辆统一归纳至快速公交车道中,缓解其余车道压力。

  降低公交车票价吸引市民乘坐

  汪得勇在提案中建议,政府要加大对公交事业的扶持,将公交作为一种福利,采取公共交通补贴措施,通过该措施降低票价,以吸引市民多坐公交少开私家车,从而缓解私家车增长过快。

  同时,建议公交公司合理设计公交线路,“完善老线路,开辟新路线”,增加市中心与各个方位的公交车线路的密度,方便各个区域的市民出行。

  另外,尽快开通快速公交的夜班车,而且,公交车的班次间隔时间应缩短,减少运行的空当,便民利民。 商报记者 郭富收 李雅静 实习生 孙益锐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