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禁礼令”能否挡住送礼者?——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工人日报:“禁礼令”能否挡住送礼者?
2010年02月20日 08:43 来源:工人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热热闹闹的春节7天大假过完了,媒体又开始算账:这个春节全国人民消费了多少钱?旅游收入多少钱?餐饮收入多少钱?孩子压岁钱多少?……一堆的账单里,笔者很好奇,这个春节,无论公款、私款,用于给领导送礼的钱到底有多少?这个疑问,显然有点堂吉诃德式的天真,因为没人能给我一个准确的答案,即便是擅长计算的经济学家,又或者精于算计的送礼者,送与不送,送多送少,可能都很难统计。即便如此,在众多经济账单中,我们来思考一下这个问题,还是很有必要的。

  首先要问,为什么要给领导送礼?于公也好,于私也罢,之所以某人某单位要给某人送礼,一方面有感谢之意,但大部分时候,也难免因为有事相求。如果是正经能够摆到台面上的事情,大可放在办公室堂而皇之地谈,之所以要借春节送礼,无非是事情不好办、托请的事情原本就不在规矩之内,暂时没有具体事情相求,但长远考虑,给领导表示一下似乎对自己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等等原因。

  那么,给领导送什么好呢?可能思考给领导送礼送什么的人,都有这样的疑虑:领导家不差钱,领导家不差东西,领导家什么都不缺……咱想买的,人家都有;日常用品吧,太低级;古玩收藏吧,贵的买不起,便宜的人家相不中。犯难啊!

  用什么方式送礼给领导呢?借花献佛型——老家来人捎的土特产,请领导尝尝;暗度陈仓型——别人送了两瓶好酒,请领导共饮,顺便再送出一瓶;移花接木型——和领导不熟没关系,只要和领导的亲戚朋友能搭上桥,还有送不出的礼?借路搭桥型——先说是很低的价格从厂家批的,然后象征性地收取领导部分费用,大家心知肚明,而收礼者因为出了钱倒也觉得心安理得……凡此种种,只有想不到的借口,没有送不出的礼物,如果自己实在不通此道,上网搜索,网友、商家早都给大家准备了送礼攻略。

  7天春节大假过完了,该送的也送完了,该收的也收完了。如今,再回头看节前各地政府下发的“禁礼令”,其效果如何每人心里都有杆秤。未来一年,送礼与否是否真的影响了官员的工作决策,还真的需要重视。“很多贪腐案例,都是当事人从逢年过节收受礼金开始的。”苏北某县纪委监察室主任曾直言不讳地说。

  如果没有人能够算出,这个春节中国人用于给领导送礼上的具体金额,那么看看商场办理消费卡、商通卡、奢侈礼品销售等等的入账情况,这个数字便可大致估算出来。

  与送厚礼涉嫌贿赂不同,大部分人还是处于送点小礼的初级阶段。然而,给领导送礼的口子一开,如若尝到甜头,难免在有更深层次需求的时候不会双手奉上与索求相应的“厚礼、重礼”来。对领导干部来讲,一旦有过收受礼物的经历,内心的警戒线必定在一次次的小突破中彻底崩塌。

  中国有句话——礼尚往来。对于收取了礼物的领导干部来说,最低成本的回礼资本便是手中的权力。而送礼者也恰恰看中的就是领导干部手中握有的权力。小恩小惠,是大腐大败的开始,此风倘若盛行,干部队伍的廉政建设谈何容易?

  “禁礼令”能否挡住送礼者?回答是不言而喻的。现在的问题是,那么什么才能挡住送礼者的脚步?说来说去,重点依然在于权力。如果没有对领导干部手中权力的民主监督,没有形成对权力的制度限制,谁拥有权力,都可能面临被腐蚀的考验;谁拥有权力,也都可能要面对前赴后继的送礼者。(李瑾)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