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空部队10年来发挥独特优势西部大开发中显身手——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兰空部队10年来发挥独特优势西部大开发中显身手
2010年02月25日 16:4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网北京2月25日电 题:兰空部队10年来发挥独特优势西部大开发中显身手

  作者 李国文 曹传彪 张俊杰

  世纪之交,中国政府做出重大战略决策: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驻守在西部的兰空部队在完成军事训练和战备任务的同时,发挥自身优势,为国家开发西部大显身手。

  西部重点工程都浸透着兰空官兵血汗

  兰空支援西部大开发领导小组组长张宝忠将军说:“对军队来说,支援西部大开发是子弟兵份内的职责,西部发达了,国家富裕了,人民生活水平都提高了,军队最终也受益,从某种意义上说,支援地方、支援西部,也就是支援我们自己。”

  位于天山南麓的孔雀河,被当地各族群众称为“生命河”,但近20年受多种因素影响,河床淤泥逐年增多,多次出现干涸断裂的现象,使本来就十分宝贵的水资源流失严重。为响应国家紧急实施孔雀河生态抢救工程,兰空某航空兵师官兵在不影响飞行训练的情况下,连续作战30多天,出动官兵2万多人次,动用车辆2300余台次,清除下游河床10余公里的淤泥40多万立方米。

  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为配合国家启动实施的“人畜饮水工程”,兰空航空兵某师派出2个连队承担了陕甘宁“盐环定”扬黄工程最艰巨区段红屯子隧洞的施工任务。施工中,官兵住荒野、战严寒、抗风沙,手磨出了泡,鞋磨出了洞,历时600多天,战胜数百次塌方和险情,终于如期打通了2000多米的地下隧洞,建成了12公里的支渠。

  兰空某航测团常年担负国家重点建设工程、国土航测任务,参加了新藏公路、青藏铁路、南水北调工程等西部地区60多项重点工程建设航测航拍选线选址任务,航迹遍布全国30多个省区,航测总面积4000多万平方公里,为西部地区重点工程建设选线选址提供了准确资料,圆满完成中央赋予的西藏无图区的地形地图测量任务。

  阡陌纵横的棉田、穿越冰峰的公路、蜿蜒曲折的河道……新世纪新阶段,乘着西部大开发的东风,一项项现代化重点工程,在西部陆续上马:环塔克拉玛干沙漠防风固沙、西部纵横交错的光缆、青藏铁路、兰新铁路等急难险重任务,都浸透着兰空部队官兵们的血汗,受到地方政府和民众的高度赞誉。

  10年来在西北开辟12条客货运航线

  随着向西开放的宏伟蓝图徐徐展开,西北边陲的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特别是外贸进出口、旅游业得到蓬勃发展,但单一的地面运输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了新疆“东联西出”战略的实施。

  2003年12月20日,兰空航空兵某师向新疆自治区政府请缨:“发挥空军军种优势,开通库尔勒至北京值班机航线。”如今,库尔勒至北京一周开放3个航班,有效缓解了南疆地区运输紧张的局面,为驻地经济建设注入了活力。截止目前,3条航线,累计运输各族旅客42万余人次、空运物资145万多件,被全疆各族人民誉为“空中金桥”。

  10年里,兰空官兵发挥空军装备、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突出灵活、快速高效,以及覆盖范围广、科技含量高等特点,先后在西北地区开辟了12条客货运航线,年均保障民航飞行20余万架次,协助空运旅客400多万人,货物30多万吨,仅甘肃天水机场2007年开放以来,每年给当地增加旅游收入1000万元,有利地促进了西北航空事业和经济的发展。

  2006年3月,黄河流域内蒙古河段出现凌汛险情,黄河水位猛涨,兰空航空兵某团出动3架飞机,累计飞行10个多小时,往返奔袭2000多公里,冒着水汽弥漫、超低空飞行的危险,对黄河防凌进行航空勘测,及时获取凌汛灾情,为防凌减灾提供了可靠依据,先后投弹12枚全部命中目标,疏通河道700多米,减轻了水患,解救受困群众3万多人。该团自1995年担负黄河防凌任务以来,先后解救遇险群众40多万人,挽回直接经济损失3亿多元,连续14年受到国家防总的表彰。

  飞播造林人工降雨建起“绿色长廊”

  对常年饱受风沙之苦的西部民众来说,更能理解“绿色就是生命”的真谛。为造福边疆,兰空某指挥所官兵向荒漠发起“进攻”。

  有资料表明,贺兰山以西的腾格里沙漠,每年曾以500多米的速度向东扩进,滚滚黄沙给当地农业生产和人居环境造成极大威胁,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牵动着兰空某运输团官兵的心,一场飞播造林、沙漠“锁边”工程的战役在茫茫沙海打响。飞行中,没有指挥塔台,没有导航设备,没有信标台,尤其进行超低空飞行,随时可能被漫天黄沙吞没迷航。但勇敢的飞行员们知难而进,先后组织了超低空、超载量、超压模等高强度、高难度的模拟训练,在一无图纸、二无技术、三无经验的情况下,与地方政府共同努力,探索总结出了“掌握雨季、严把条件、通力合作、快速飞播、确保质量”等符合沙漠特点的播草治沙经验。

  几年来,他们的航迹遍及陕、甘、宁、青、蒙、黔、川7省区的100多个地区300多个县市,飞播1950万亩,播撒草籽树种8250吨,喷洒农药955吨。

  飞播队员们凭着精湛的飞行技术,创造了我国飞播史上的一个个奇迹:在国家“三北”防护林建设中,飞播造林200多万亩,形成了165个万亩以上连片绿化基地,播撒出一条长达400公里的“绿色长廊”;在陕北榆林地区,播区的植被覆盖率由原来的1.54%上升到了45.2%,流动沙丘基本达到固定或半固定状态。联合国专家考察后说,榆林开辟了人类治沙史上的先河,值得全世界推广。在内蒙古阿拉善盟飞播造林290万亩,植被覆盖率由5%~10%提高到30%~40%,在腾格里沙漠东南缘与乌兰布和沙漠西南缘建成两条生物治沙锁边带,成为保护巴彦浩特城区和贺兰山最前沿的一道生态防线;在汉江、嘉陵江和丹江源头上游地区,飞播成林550万亩,建成了我国北方连片成林面积最大的飞播造林基地;在延安,飞播后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仅播区内牧草产量就是飞播前的19倍,为发展畜牧业奠定了良好基础。该航运团先后28次受到国务院、中央军委、总部、空军和地方政府表彰,荣立集体二等功、三等功各一次。

  草树成活离不开水,在西部水比油贵。2000年,甘肃省遭受百年难遇的特大旱情,数千万草场、田地受灾,兰空某航运团积极实施人工降雨,有效缓解了植被生长旱情。10年来,兰空某航运团出动飞机589架次、763小时,为西部地区8省(市、区)实施人工增雨320多亿立方米,增雨效果在20%以上。

  官兵换了一茬茬却从未间断支持教育

  维吾尔族姑娘米丽莎做梦也不会想到自己能上完大学再参军入伍,成为一名军校学员。还是在米丽莎上小学时,母亲得了重病,家里变卖所有家当,还是没能挽留住母亲,留下沉重的债务和两个弟弟,家里整日都揭不开锅,父亲让米丽莎辍学在家干农活,上学成为小米丽莎的奢望。兰空某指挥所知道她的情况后,主动与乌鲁木齐县教育局联系,圆了小米丽莎的上学梦,成了“蓝天春蕾女童班”的一名学生。

  在空军的大力支持下,15年来,兰空某指挥所捐资342万元,在新疆9个地州、29个县,成立了有维、哈、回锡伯、俄罗斯等7个少数民族的74个“蓝天春蕾女童班”,资助了4000余名女童,使1000多名贫困失辍学女童圆了读书梦。随着国家对贫困地区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政策的落实,该指挥所及时调整“蓝天春蕾计划”,2006年出资19.2万元,在和田市和阿勒泰市设立2个高中“春蕾班”,现有80名女生将在“春蕾班”里即将完成高中学业。

  乌鲁木齐县水西沟镇东梁村小学与部队一墙之隔。4年前,这个学校由于教学设施落后,6个年级的学生不足70人,13名教师全是民语老师。2006年,自治区实施双语教育改革,可学校没有汉语教师。怎么办?

  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该师通过对随队家属考察后,推荐10余名具有教学经历的家属,担任学校汉语教学,每年派出160多人次担任校外辅导员,并累计向学校捐款8万元,改善教学设施。经过3年多的努力,学生数量增加到159名。今年元月,在县教学质量考核中,该学校获得二等奖。为表达感激之情,校长杜红梅和驻地民族群众联名向县教育局发出倡议,将校名更改为“团结小学”。

  据了解,兰空部队先后在西北援建“希望小学”37所,帮扶“少年军校”15所,在新疆开办46个“蓝天春蕾女童班”,有6100多名干部与驻地贫困学生结成“一帮一”对子,“5.12”特大地震后,他们捐资100万元,帮助甘肃文县地震灾区和会宁特困山区实施重建和二次援建小学2所。

  从“帐篷学校”、“马背学校”到“团结学校”,再到“一帮一”捐资助学,兰空官兵换了一茬茬,但从没间断投身西部教育事业。(完)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