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气候事件频发 中国农业减灾须注重中长期措施——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极端气候事件频发 中国农业减灾须注重中长期措施
2010年03月22日 09:23 来源:光明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去年秋季以来,我国西南部分地区遭受了60年不遇的特大旱灾,农作物大面积绝收,千百万人和大牲畜饮水困难,经济损失巨大;而去年冬季以来,北方地区却经历了低温、多雪的天气,农作物遭受不同程度的冻害。在当前春耕备耕的关键时期,联系到近年来发生的一系列重大灾害,某些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发生,人们痛感加强农业减灾工作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中国是农业自然灾害频繁而严重的国家

  自然灾害特别是气象灾害,是造成农业歉收和波动的主要原因。以旱灾为例,水利部门测算1949年到2001年我国由于旱灾平均每年损失粮食1388.8万吨,占总产的4.68%;损失最多的2000年因旱减产5996万吨,占当年粮食总产的13%。世界气象组织的资料显示,1992至2001年期间全球水文气象灾害事件占各类灾害的90%左右,导致62.2万人死亡,20多亿人受影响,估计经济损失4500亿美元,占所有自然灾害损失的65%左右。

  中国是世界上农业自然灾害比较严重的国家,这是因为中国处于环太平洋和中纬度欧亚大陆两大灾害带的交汇部,多地震与地质灾害;大部分国土为大陆性季风气候,季节与年际变化都很大,旱、涝、冷冻、风雹、热浪等气象灾害频繁;土地和水等农业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不足,对气候资源的变化与波动十分敏感;社会发展处于工业化和人口城镇化中期,农业的脆弱性更加突出。

  农业自然灾害具有明显的周期性、群发性与灾害链现象。我国粮食生产具有大致4~5年的准周期波动,大灾之年往往多种灾害相继发生。干旱、洪涝、低温冰雪等灾害还具有复杂的灾害链,其影响可延续到灾害衰减之后相当时期和下游产业。各种自然灾害中,对农业产量和粮食安全威胁最大的是干旱,其次是冷冻与洪涝,造成生命财产损失最大的则是洪涝与台风。

  值得注意的农业灾害新特点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农业自然灾害的发生出现了一些新特点。

  首先,对自然资源的高强度利用导致对其亏缺更加敏感。对水资源的超量开采是许多地区干旱日益加重的主要成因,如华北地下水位不断下降,西北不少河流的上游扩大灌溉导致中下游水源枯竭。对热量资源的过度利用则导致许多地区的低温灾害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反而加剧,如华南热带作物的过度北移导致90年代寒害的大发生,北方有些地区使用生育期过长的晚熟玉米品种导致冷害,冬性过弱小麦品种导致冻害,春季蔬菜过早移栽导致霜冻等。

  其次,气候变化使得某些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繁发生,尤其是南涝北旱态势的发展。如最近十多年发生的1998年长江与嫩江洪涝、1999至2000年的大范围干旱、2006年的川渝高温干旱、2008年的南方雨雪冰冻、 2009 至2010 年冬的云南干旱和华北低温冻害都是几十年不遇的极端事件。由于东北和华北已取代东南沿海成为粮食主产区和主要商品粮输出地,自80年代后期以来,几乎所有的粮食减产年都是严重干旱年,而1996、1998等典型洪涝年虽然沿江沿河损失惨重,但大面积农田却因雨水充沛而获丰收。过去的干旱主要发生在北方的春季,现在扩展到北方的春夏与南方的夏秋或秋冬,并与高温结合使危害加重。气候变化还使作物病虫害的发生扩展北移,世代增加和重叠。

  第三,经济全球化使得有害生物入侵及人兽共患病风险急剧增大,由于农产品贸易量的迅速扩大,国内外农业灾害的影响可以相互波及和放大。

  第四,由于处在工业化和农村人口城镇化中期,不少地区农村劳动力素质与农业比较效益下降,农业经营规模狭小又使得农业技术进步缓慢和农业灾害保险推行困难重重,加上农业防灾减灾基本建设和基础设施投入不足,使得农业对于自然灾害的脆弱性更加突出。

  2003年以来由于国务院狠抓“一案三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和应急体制、机制、法制建设),我国农业减灾管理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农业灾害形势仍然严峻,农业减灾工作仍然存在一定盲目性。如2009年初由于混淆了气象干旱与农业干旱的区别,有些地区夸大了小麦旱情,出现了一律浇水盲目抗旱的倾向。对于东北西南部和华北北部的严重夏旱,则因前期多雨玉米长势良好而盲目乐观。“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的农谚表明,作物苗起适度干旱蹲苗有利于根系发育,前期多雨恰恰带来了根系发育不良,抗旱能力削弱的隐患。由于对旱情发展迅猛估计不足,导致抗旱措施不力和偏迟。这些事例表明,要实现科学高效的农业减灾,还需要做出长期艰苦的努力。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