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领导不“减负”,百姓就得“增负”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北京日报:领导不“减负”,百姓就得“增负”
2010年03月22日 09:32 来源:北京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现在,社会上关于给学生、农民等群体“减负”的呼声很多,政府也确实为给这些群体减负采取了不少措施。其实,我看,给领导干部“减负”这个问题也不可忽视。近年来,广州、上海、浙江等地出台了多项有关为领导干部“减负”的文件。各地发文为领导干部“减负”(实际上,发文为领导干部“减负”的不只是地方,中央亦曾多次发文要求各级党委、政府精文、减会、减少应酬),其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领导干部是主管一个地区、一个部门全局性工作的,他(她)们应该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对涉及该地区、部门的方向性、全局性和长远性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进行思考。如果他(她)们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应付文山会海,用于各种应酬,其就不可能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思考相应地区、部门方向性的重大问题,从而难于对这些问题做出慎重的科学决策。

  领导干部是一个地区、一个部门公权力的代表,他(她)们的行为方式直接决定该地区、部门的政策导向和治理模式。如果领导干部的“负”过重、过分,偏离其法定职责、职权、职能,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干预市场、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干预农民的种养等农事,干预公民个人的私人事务,如超越本职工作去招商引资、去为企业的产、供、销奔走呼号,等等,就可能侵害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经营自主权和自由,其辖区内的人民群众不仅不会对其忙和累领情,反而可能对其心生怨意,其超负荷工作不仅不能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反而可能窒息当地经济的活力。退一步讲,你如此积极、热心地“履负”、忙碌,也可能把当地经济突击抓上去了。然而,任何人的时间和精力终究是有限的,领导干部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到抓经济上去了,那就必然会忽视当地社会事业,如教育、文化、卫生、环境、生态保护等,从而严重影响这些事业的发展,违背科学发展的要求。

  领导干部负担太重,应酬太多,不利于其素质的提高和领导水平的改进、提升。现代社会是一个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知识不断更新的社会,从而对于全体国民,特别是对于领导干部,应该是一个学习型社会。作为担负治国理政职责的领导干部,如果成天忙于应酬,将自己陷于文山会海、觥筹交错之中,不读书学习,其知识就不可能得到更新,其素质就不可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在网络和平面媒体中,我们经常能看到某些领导干部讲出一些“雷人”的话语,做出一些“雷人”的行为。为什么,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他们成天忙于应酬,不读书学习所致。

  领导干部“减负”与建设有限、有为政府是一致的。政府有为必须有限,政府有限必须要求领导干部“减负”,领导干部过于“雄心勃勃”,给自己和相应地方、部门确定过于宏大的“改天换地”的目标,不仅会给自己“增负”,而且会给自己所辖的地区、部门“增负”,给自己所辖区域内的老百姓“增负”。这样的领导干部所需要的,所建设的当然不是有限政府,而只能是“全能政府”。而“全能政府”不可能是真正有为的政府。“全能政府”不仅不能保障人民的权利自由,不仅不能保障老百姓过上有尊严的生活,而且也不能保障经济(更不用说社会)如领导者所愿而真正快速发展。这一点已为计划经济时代的实践所证明。

  这样看来,给领导干部“减负”的意义是极为明显的。现在的问题是怎样给领导干部“减负”。前已提及,目前不少地方正在制定、发布为领导干部“减负”的各种文件。发文自然是必要的,没有这些为“减负”提供依据的红头文件,不可能将我们的大批领导干部从“文山会海”和各种应酬及招商引资等各种指标、任务的沉重负担中“解放”出来。然而,给领导干部“减负”光靠发文是远远不够的,要使“减负”之文得到执行,首先必须提高领导干部自身的认识。在实践中,领导干部的许多“负”并非是上级机关或其他人加予的,而是自己加予的。

  因此,“减负”也不能是别人给他“减负”,而应该是他自己给自己“减负”。他自己不给自己“减负”,发一百个“减负”文也不起作用。其次,为保证“减负”之文得到执行,各级行政机关和部门还应建立相关的配套制度和采取相应的配套措施,如会议制度、文件办理制度、项目申请审批办法、资金分配办法,等等。否则,文件中的“减负”不具有实际可操作性。此外,对各级领导干部进行深入持久的科学发展观教育是使“减负”真正落实的最重要和最根本的保障。因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而真正懂得以人为本的人是不会给他人不适当、不人性地“增负”,也不会给自己不适当、不人性地“增负”的。(姜明安 作者为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