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512地震灾区民众心理重建还需10年时间——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专家:512地震灾区民众心理重建还需10年时间
2010年05月06日 00:2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社绵阳5月5日电(鄢银婵)“5·12”汶川大地震已过去近两年,灾后重建工作逐渐进入尾声,记者5日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获悉,开展最早的灾民心理重建工作的普及率仅10%,未来还需要10年时间完成灾民的心理重建工作。

  据悉,“5·12”汶川大地震使4%的灾民出现了心理障碍,而选择主动就医的为数不多,还不到10%。“中国传统文化使灾民对心理疾病有一种羞耻感,出现心理障碍时,他们也常以失眠等理由掩盖,拒绝治疗。”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副院长张伟表示。

  张伟说,与遇难者相比,活下来的人是幸运的,但也是不幸的,重大灾难将引起一系列心理反应,如果过于强烈或持续存在,可能导致精神疾患。“最大的困难在于灾民对心理干预认识上的不足。”张伟说。

  2009年4月,张伟接待了一名28岁的女性灾民。“5·12”地震时,这名女性灾民亲眼看到他的丈夫被塌方巨石压倒。事后,这个场景反复出现在她脑海中,严重影响她的日常生活。

  “在我从事灾后心理重建工作的两年时间里,和这名女性有同样症状的灾民非常多,在医学上被称作‘闪回’——沉浸在某个场景中,无法走出来,从而影响其正常的社会功能。但很多灾民却认为,回忆亲身经历过的事情非常正常,不是心理疾病。”张伟无奈地告诉记者。

  此外,“5·12”地震后,灾区心理志愿者一度泛滥,国内各高校、心理咨询机构、志愿者蜂拥而至,各种心理调查问卷也使灾民对心理干预有所疑虑。“很多心理咨询机构只是发放了调查问卷,对调查结果却置之不理,导致当地老百姓对心理咨询不信任,这对我们开展心理干预工作带来了不小阻力。”北川县心理卫生服务中心心理咨询师张丽君说。

  “建立灾区心理卫生长效机制,组建一支基层心理卫生工作队伍非常必要。”张伟说,目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正在开展这一工作:培训地震灾区乡镇、社区卫生医务人员基本精神卫生技能,为灾区群众建立连续、完整的心理健康档案,形成动态的数据资源库,推动灾民心理重建工程有序发展。(完)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