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海外华文报摘

日本华媒:日本陷“脱核”与电力不足夹缝两难

2011年09月14日 16:0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网9月14日电 《日本新华侨报》13日刊文说,福岛第一核电站核事故发生后,日本全国掀起反核浪潮。最新的一项民调显示,日本超过70%的民众反对核电站重新运转,8月,民众在东京召开大型集会,要求全国的核电站停止运行。日本《每日新闻》称,停止核电站运转所需成本费用高达3兆日元,2012年全国面临至少一成电力短缺。日本由此陷入“脱核”与电力不足的夹缝,进退两难。

  文章摘编如下:

  福岛第一核电站核事故发生后,日本全国掀起反核浪潮。最新的一项民调显示,日本超过70%的民众反对核电站重新运转,8月,民众在东京召开大型集会,要求全国的核电站停止运行。日本《每日新闻》称,停止核电站运转所需成本费用高达3兆日元,2012年全国面临至少一成电力短缺。日本由此陷入“脱核”与电力不足的夹缝,进退两难。

  为顺应民意,刚刚下台的日本前首相菅直人7月提出日本要实施脱核电政策。近日,日本脱核电政策日渐明晰,国会通过了《再生能源特别法案》。法案规定,日本将逐步减少核电使用,并最终停止使用核电。从2012年7月开始,全国各电力公司都必须用自然能源发电。

  资料显示,日本目前的核电占到全国总发电量的29%。如果要降低对在整个电力构成中占三成的核电的依存度的话,何以填补能源缺口,替代能源如何解决,如何削减温室气体排放等,《再生能源特别法案》显然缺乏综合战略,也没有具体化的路线图,被媒体斥之为未经充分酝酿的“空论”,是“不负责任”的。

  作为一个大方向,核电将本着“减法原则”在未来一段时期内逐渐削减,同时提高风能、太阳能等自然清洁新能源的份额,直至将核电控制在必要的最小限度内,乃至最终消亡,虽然已不存在太多的争议,却有待政策的细化。至于说废核最终能否成为日本国家战略的选择,可望在多长的时间内实现,在现实操作层面尚存在诸多阻力,有些问题不大,可有的问题却牵涉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机制,被认为是尾大不掉。

  一是能源缺口如何填补的问题。这曾是反废核派的最有力立论,却被证明是一个伪问题:震后,全国54座核反应堆中,35座已然停堆,到8月还有5座要检修停堆,而巨大的电力缺口在今年夏天“猛暑”中,并未造成太大问题。人们发现,电力总量虽然减少了1/4,但减少的部分原本就是“多余”的。当然,如短期内核电进一步削减的话,也许会对国民生活带来一定影响,但这就要看代替能源问题如何解决了。

  二是自然新能源产业的孕育和成长问题。核电的削减有赖于风能、太阳能等自然新能源的成长,而由于长期产业政策等原因,目前这一块所能提供的电力仅占区区1%,这当然是远远不够的。此前由于日本国家能源战略向核电过度倾斜(所谓“原子力行政”),对新能源的投入不够,以至于未能成为支柱产业。随着能源战略和产业政策的调整,该产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可能需要一段时间。

  第三个问题是最重要的,真正是日本的难言之隐,故至今未见端上台面:过剩的核电制造能力的消化问题。随着半个多世纪的持续开发,日本核电技术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国际核电企业以日系为中心,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即日立―美国通用、东芝―美国西屋、三菱―法国阿海珐。大约从五六年前开始,无论哪国制造商中标,日企的份额都是被确保的,国际核电市场的“东洋势力”已成为最重要的存在。而日本自己便在这个市场中处于仅次于美法的第三位,其内需本身便是维系其制造能力的关键之所在。倘若这块蛋糕逐渐“缩水”以致消失的话,几家日系跨国公司的强大到过剩程度的研发、制造能力将如何消化、转型,对日本来说是最头痛的问题。

  其实,“3•11大地震”从某种意义上说,让日本“因祸得福”。地震、海啸、核事故“三位一体”的地狱试炼,让日本人看到了经济与科技发展的界限,客观上成了全社会反思战后消费主义文化和发展模式的契机。这种空气对人的改写是深刻的、持久的。这方面,震后美国东方学者唐纳德•金的话颇具代表性:“让核电消失,是安全的。我觉得,当下的日本正面临一种选择:是接受基于清算此前消费方式的、面向新时代的耐贫乏生活,还是一味拒斥,以至于将来面对更大的环境破坏?”(王鹏)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丁文蕾】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