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海外华文报摘

刘兆玄:以“王道”展现中华文化软实力

2011年09月19日 14:4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2010年5月16日,台湾文化总会会长刘兆玄在北京清华大学发表演讲表示,以中华文化为根基的文化交流是两岸的最大公约数,期盼两岸共推中华文化复兴,为世界文化作更大贡献。  

  中新网9月19日电 新加坡《联合早报》日前刊出访问台湾前“行政院长”、现任台湾中华文化总会会长刘兆玄的文章。刘兆玄认为,可以将“王道”的想法,乃至中华文化传输到西方社会,让“王道”成为普世价值,而这可逐渐形成两岸共同的“软实力”。

  文章摘编如下:

  英国历史学家汤恩比(Arnold Joseph Toynbee,1889年~1975年)说过,19世纪是英国的世纪,20世纪是美国的世纪,而21世纪就是中国的世纪。

  但是21世纪的世界,面对高度的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和政治变化所带来的焦虑,是不是科技越进步、产业越发达、共需越复杂、利益越集中、弱肉更强食、冲突更激烈、战争更频繁。这是现代学者们思考的问题。

  一生游走于学界和政界的刘兆玄,在思考这些深刻问题时,回溯到了更深层的人文文化。刘兆玄说:“过去两个世纪,英美这两个超级强国在世界建立霸权而造成了许多不堪后果。前者为了鸦片,后者为了争夺石油都发动过战争,不仅重新分配了全球势力,也巩固了日后他们成为世界秩序的维护者。这些超级强国在权力斗争中‘因强而霸,因霸而强’。”

  当世界发展到一个顶限,两百年来留下的问题无法解决,到底世界需要注入怎么样的新元素?

  主张以孟子“王道”处理问题

  汤恩比推荐儒家文化和大乘佛教,刘兆玄则选择将中华文化的精髓与21世纪永续发展的思潮结合,提出了以孟子的“王道”思想来处理现代世界面对的问题。在刘兆玄眼中,“王道”不只是凝结儒家学说中的仁义和中庸,也同时将主张满足民间期待公平正义的诉求。

  他主张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政府和每一个经济体,都应该去探索,如何制定一个能够衡量人民是否幸福的指标。而他认为,这还得回归“民为先,社稷次之,君为轻”,而这就是孟子“王道”政治思想的基本原则。

  希望“王道”以形成两岸共同的软实力

  现在这个时候提“王道”,刘兆玄认为“时机对了”,一方面是因为世界的中心不再只是西方,另一方面因为中国的崛起与19世纪英国通过鸦片战争崛起、美国通过石油战争崛起是不同的,中国在经济上的崛起不是通过“一战而霸”,而是在西方面对金融危机后顺势而起,这给“王道”思想提供了契机。

  以学者身份的刘兆玄去宣扬“王道”,远比以台湾“行政院长”刘兆玄来谈更没有包袱,至少在行动上,少了政治人物身份的束缚,更容易与中国大陆的学界交流。这一年多来,他就是到各地去谈这套论述,他坦诚整个思想体系非常博大精深,他一个人的学问无法应付,因为今年底他要回到台北的学术界去,让学术界的不同领域学者一起讨论和出书,之后再和全世界关心这个问题的学者做交流。

  刘兆玄期盼凭借学术的深度来引起学者的讨论和政府的关注,“没有学术化,影响力还是有限的”。

  他希望影响的不仅是台湾,甚至香港、新加坡、日本、韩国等受到儒家文化熏陶的地方,若对“王道”有共识,都可以将“王道”的想法,乃至中华文化传输到西方社会,让“王道”成为普世价值,而这可逐渐形成两岸共同的“软实力”。

  对此,他有一定的信息。他告诉记者,西方人现在可能听不懂“王道”,但是其中的含义是大家的文化和思想里共同的。

  “我看过一个资料,全世界宗教领袖在一起选一句格言,大家投选出来的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正是王道的基础。以前我们觉得和西方人的思想比较,这句话非常消极,我不喜欢的东西也不给你。现在回头看,经过两个世纪的霸权,其实大家都受不了那种‘你的好东西天天都要给我’的做法。”

  “如果有一个大国支撑”

  对于“现代孟子”这个称呼,刘兆玄笑说:“我不想当孟子,因为当孟子就没有结果了。大家看到我来,请我吃顿饭就请我走。他承认,如果没有实践的方案,一定会被人质疑理想性和诚意过高,这也就是为什么他认为,下来像他这样到处演讲,论述是不够的,因为“王道”牵涉的而领域太广,需要集合哲学、历史、文化、科技、经济、生态环境、社会科学等各方面的专家一起讨论。

  所以他说:“如果有一个大国支撑,那才有可行性。现在这个大国还在十字路口,我们要如何让它知道,这是对大家都好的双赢做法,这需要很强的说服力。”

  他希望可能先从海峡两岸的对谈开始,因为大家有一个共同的文化根源,有一个共同的文化思想,从文化、学术开始,不需要直接介入到对方内部的一些政治敏感。之后再推展到全世界,推展到全部的大国。

  2000多年前的孟子没有达到他的理想,但是在他不断的辩证下,孟子的“王道”思想越趋成熟,自成一套。在我们所处的时空中,“王道”是否能成为普世的价值,下来要看现代的孟子所谓的“时机”,是不是真的对了。(张嫥芯)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程涛】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